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由先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发展成为海上霸主。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英国建立了著名的“西方舰队”,最大限度地保卫了英国本土及其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进入蒸汽时代后,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还成为其舰船的燃料补给基地。面对英国的海权优势,德国首相比洛说:“德国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的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等

材料二 同治时期,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称,万国公法“凡属有约之国,皆宜于目,遇有事件一课参酌援引”。1902年,在清政府阻止了日本对东沙群岛的谋夺行为后,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巡视勘察。1907年张人骏与日本领事就东沙岛主权问题进行交涉时,搜集到许多有关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日本领事对此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东沙岛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蔡康在接收东沙岛后,选派司事2人、护勇4人驻守此地。1909年张人骏设立了“筹办西沙岛事务办”,派李准等率舰巡视,并对这一海域进行深入勘察。同时,清政府还废除一些西方殖民者所起的岛礁名称,重新命名。

——摘编自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途径,并分析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海权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权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022-05-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通过讲述南美地区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家族第二代的奥雷良诺目睹了国家独立后政府的种种丑行,于是加入了反政府的自由党,他的理想是推翻拉美各国的独裁政权,建立自由的社会。造成拉美国家此种局面的原因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独立后的政局动荡D.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3 . 1917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在《告俄国公民书》中强调:“沙皇制度的堡垒已经崩溃,临时革命政府必须制定保护人民一切权利和自由的临时法律,没收地主土地,在普遍平等选举权和秘密投票基础上,召开立宪会议。”这表明,俄国当时
A.革命尚未突破资产阶级革命范畴B.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已经结束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条件已经成熟D.明显带有社会主义民主色彩
4 . 1892年12月,张之洞曾致函李鸿章,希望关东铁路局所用之轨及其天津各机器局所需钢铁均能从汉阳铁厂购置,并按照其向外洋订货须付半价的先例,提出官厂尤应先领货本的要求。张之洞的主张反映了汉阳铁厂
A.营销的目标以官局为主B.采用官督商办的模式
C.抵制了列强对华的侵略D.经营理念具有滞后性
2022-03-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高中联盟校联合考试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俄罗斯学者阿·福明根据列宁的“四月提纲”得出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继续这一结论,并认为苏维埃国家是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没有在社会形态上取得突破。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十月革命性质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肯定了十月革命实现了既定的目标
C.充分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的基本条件D.旨在强调十月革命影响的不深刻性
2022-03-3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高中联盟校联合考试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民国初年,袁世凯在《祭孔令》里规定每年旧历仲秋,全国一律举行祀孔典礼,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各地提倡发扬国粹,维护国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也主张“孔教”与“耶教”可以“携手合作”。这反映出
A.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具有不彻底性
C.中西方文化努力推动优势互补D.北洋军阀政府实行文化高压的政策
7 . 学界认为:《明夷待访录》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对中国思想界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被誉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书
A.改变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B.迎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
C.基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D.抨击了君主专制和对民主的追求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困救助是中国传统社会救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鳏寡孤独人员是政府因救助的重点,宋仁宗嘉祜四年“遣官分行京城,赐孤老残疾钱”。对于一般贫困人员,政府有施粥的做法,宋太租建隆元年“夏四月.遣使分诣京城门,赐饥民粥”。此后,为便于管理,开始设立专门的救济有构,负责济贫的有关事宜。与政府救灾济贫活动相比较,宋代民间以族田、义庄为核心的血缘救济模式是重要的互助模式。各地的宗族组织,很多都设有以赡族为目的的义庄、族田,其收入部分即用于资助和赚养族内贫孤。此外,部分缙绅、富户大贾在灾害发生时,也会捐出部分资财救助饥贫。

--摘编自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等

材料二   两粤著名的广仁善堂,原已“创行善举,如劝善赠药施衣施棺诸善事,开办经年”。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广仁善堂即着手在桂林、广州、梧州等地购置书器、刊布报纸、设大义整、开三业学,以通知时务。还打算次第推广到各州府县,“设养贫院以收乞丐,教工艺”,以“为贫民力谋生计”。慈善救助已从重养轻教渐渐转向养教并重发展,展现了传统慈善济贫事业向近代总善济贫事业转型过渡的某些特征和标志。

材料三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按现行扶贫标准衡量,1978 年至2018 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7.7亿人减少到 1660 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2018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71 元全国平均水平的71%。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摘编自程乘坪、邹迪《新中国 70 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贫困救助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间慈善济贫近代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扶贫的意义。
2022-02-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国务院在版布的有关合作社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曾多次明确规定:“允许社员留下一定数是的自留地”。党的一些重要领导人也在各自论述中肯定了“自留地”存在的有理性与必要性,这说明
A.农业市场化得到中央认可B.单一公有制导致农业歉收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已暴露D.农业合作化运动需作调整
2022-01-27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高中联盟校联合考试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东汉和帝在诏书中说:“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A.人民的赋税负担沉重B.政府全面强化对盐铁的专卖政策
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官员腐败是盐铁专卖被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