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8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包括: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各国对世界性经济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这些决议反映出
A.世界各国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共识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诉求的趋同
C.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主权与安全的努力
D.联合国成为新兴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言人
2 . 1962年,美国全面启动“青年领袖项目”,源源不断地将第三世界的潜在国家领袖和青年精英带到美国接受文化熏陶。据1967年政府统计报告,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五位国务卿和87位部长。这表明当时
A.美国和平演变政策成效显著B.第三世界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C.美国操纵非洲国家民主选举D.第三世界成为文化冷战重地
2022-04-0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学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35 年,陕西子长县成立苏维埃政权,将地主韩厚福的7垧地分给了韩银厚。次年,苏维埃政权一时撤离,韩银厚被迫退回分得土地,又向韩厚福租了8垧半地耕种。后来边区政府成立,韩厚福要求韩银厚退租,而韩银厚只返还了1垧半地。韩厚福不服,诉至边区高等法院,但遭驳回。判决
A.符合当时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B.调动了社会各阶级抗日积极性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D.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
2022-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官方文书中新增了札子等形式,其书写主体一般是身 兼官职的文人,他们既关心社会民情,又会与同行、民间相商;主张“文以载道”。据此可知,札子的出现折射出宋代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完善
C.理学思想的兴起D.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2-02-25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1951 年3月起,新中国开始对职工实行劳动保险; 1952 年7月,全国各级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53年春,各私立学校的教职工与高校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这些政策
A.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B.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特征
C.揭示国民经济成分重大改变D.加快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开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外交”是指中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中,通过修建海外铁路服务于本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综合国家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外交的历史演变

19541991铁路外交主要以对外援助的形式服务于外交和政治目的。与帝国主义国家不同,中国在提供相关技术和无息低息贷款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和特权。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主要由计划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下达任务完成,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取投资包干制承包责任剖。受援目标集中在亚非第三世界国家。
19922012经济收益成为这一时期评判铁路外交成效的重要标准。199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与铁路建设走出去和配合的是高速铁路技术的引进来,并整合为中国高铁技术。
2013年至今新时期,外交渠道成为促进铁路产业出口的重要方式。李克强总理就在多种外交场合为中国铁路产业出口做广告。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外交工作应践行正确义利观,要继承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传统,这使得当下铁路外交不仅包含经济目标,也带有一定的援助色彩。

——摘编自钟准、杨曼玲《中国铁路外交”:历史演变与当前类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2-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晚清民国时期福建安溪有一种茶商,专做南洋买卖,在山设茶庄,茶件托厦门代配出口,由茶栈负保险责任,直接输出到南洋一带。安溪茶叶产销现象说明了当地
A.经济向近代化转型B.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对外贸易规模扩大D.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022-02-23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晚清重臣张之洞曾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办强学会和《时务报》,起初张之洞非常赞赏《时务报》,号令所有湖北的官员人手- -份,要懂得西学;但是看到梁启超鼓吹民权时,张之洞认为违背了名教的“君君臣臣”。张之洞的态度说明了他.
A.提倡实业救国B.支持君主立宪
C.鼓励全盘西化D.囿于中体西用
9 . 曹魏景元四年,蜀汉后主刘禅面对司马氏强大的军事压力,主动献降。司马氏将蜀汉的军政实力派人物和有声望的士人,一律迁往中原。据《华阳国志●大同志》记载,随后主刘禅迁往北方的就有三万家之多。“蜀人北迁”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民族融合B.发展北方经济
C.重构中原秩序D.瓦解地方势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录
第二章 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 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五章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 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第九章 欧洲近代国家的殖民和掠夺
第十章 工业革命的动力及其对资源的侵占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引发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第十二章 民族国家分化为专制国家或民主国家    
第十三章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以及战后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十五章 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福与祸 
第十六章 现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新的挑战    
第十七章 20世纪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1-11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