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72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马克斯·韦伯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旳“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 “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业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这说明(     
A.制衡机制得到逐步完善B.专制君主不乏理性成分
C.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D.君权受到到儒家道德约束
2024-03-04更新 | 5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43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拜占庭帝国,古希腊文化的语言、哲学等领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语言和教育,塑造着拜占庭人的思维方式,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特定的核心作用。这说明(     
A.基督教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C.社会生活呈现世俗化特征D.亚历山大远征影响深远
2023-10-18更新 | 57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英国的志愿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不直接接受政府部门的行政控制,具有广泛的行为空间,在能够促进社区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以任何合理合法的方式介入社区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智力保证或者教育培训方面的优质人力资源。英国的这一社区治理模式(     
A.体现了权力钳制下的高度自治B.有利于降低社区运营成本
C.说明社区已取代了政府的功能D.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023-10-05更新 | 493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三校(蕉岭中学、虎山中学、平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这种分布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B.地区方言发音的差异
C.海陆丝绸之路的推动D.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7 . 茶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却在近代英国社会广泛传播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风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饮茶消费大众化。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寄托了英国人对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其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茶的西传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18更新 | 12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沈阳虽然较早地迈入近代化行列,但它与中国大多数较发达城市一样,不是经过工业革命,而是伴随着外力的侵入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近代沈阳在日本殖民势力、中央政府、奉系军阀三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板块式的城市空间形态。

近代沈阳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由军事、政治发展需求,带来的阶段性用地规模的扩张。日本殖民者、晚清中央政府、奉系军阀和地方政府等多方主体在同一地区相互对抗,扩张势力,从而带动了沈阳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奠定了今天沈阳城以盛京古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张作霖时期扩建区、铁西工业区等为基础的板块式空间发展格局,并促使沈阳进入一个超常规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时期。

——摘编自孙鸿金《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

材料二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李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

材料三 沈阳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中,建成了具有高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基地,为支援全国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老工业基地开始逐渐陷入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所造成的发展困境,面临着经济增长衰退,国民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大批企业濒临破产,工人大量失业待业的严峻的挑战。

——摘编自李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沈阳城市形态的形成特点,分析近代沈阳城市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振兴“老工业基地——沈阳”的具体举措。
9 . 下图分别为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变化情况。造成欧洲与印度数据变化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统计学》

A.生产方式的变革B.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文化程度的差异D.自然经济对工业文明的抵制
10 . 明代水军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央政府直辖水军有卫船1200艘,“遇征调,则益兵操之”;海防水军根据“陆聚步兵,水具战舰”的原则分布于沿海卫所,用来抵御委寇,剿灭海盗;江防水军职能为操江防盗,拱卫应天。据此可知明朝时期(       
A.全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东南的海防形势很严峻
C.中央直辖水军战斗力强D.南京的安全有一定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