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
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单数排列,配上八簋、六簋、四篮的双数排列,显示了层级的整齐规矩。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是一样的,铭文词句格律也一致。这表明西周的分封制(     
A.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B.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
C.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管理D.造就了青铜文化的繁荣发展
2022-11-04更新 | 158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江南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时期,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苏州的繁华带来了奢侈消费的风尚.使它成为当时的时尚之都,邻近的地区纷起仿效,奢侈消费风尚逐渐弥漫于苏松杭嘉湖诸府所属各县各市镇,并通过频繁往返于各地的商人为媒介,很快向各地散播。在奢侈性消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王公贵族和上层士绅。他们集特权和财富于一身,成为晚明奢侈商业的最大受益者,并在权力的庇护下,抢占商机,与此同时,商人通过与士大夫相结交攀附,逐渐跻身士绅之列。这一潮流催生出晚明乃至整个帝制晚期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那就是绅商,这个阶层将权力与财富相结合,成为明清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士大夫热衷于奢侈商业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可谓利弊兼有,而绅商形成的另一途径,即由商入仕,则可帮助我们解读何以中国商人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英国消费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预示着现代社会给人类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和精神愉悦。各种奢侈品如茶、咖啡饮品、食糖、郁金香、衣帽、珠宝、银质盘碟、精致家具以及其他新潮商品充斥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领域。一种感官和精神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也被前所未有的刺激起来,弥漫着整个英国社会。17 世纪末到19世纪初,奢侈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不断由贵族阶层下移到富有的中产阶级及社会下层。由于奢侈品多是与人们追求优雅、精致以及愉悦生活方式分不开的,所以奢侈消费追求直接刺激了奢侈行业的发展。18 世纪英国奢侈品制造业有丝绸行业、陶瓷工业,甚至到制鞋业、帽子业以及马车制造业等。18 世纪英国最有名的两个金属制品中心是伯明翰和谢菲尔德,伯明翰以五金制品和小玩意闻名欧洲,谢菲尔德以刀叉制品闻名,其中伯明翰制造的各种工业品在欧洲和美洲市场深深烙上了“英国制造”的特性。

——摘编自曹瑞臣《论海外奢侈品消费对近代英国社会的推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以来督侈消费风尚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时期与近代英国暂侈风尚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
2022-11-04更新 | 52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曹魏的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推动了短暂统一的出现
5 .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到了南宋时期,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B.政局动荡引发耕作方式变革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江南地区人民饮食习惯改变
2022-11-04更新 | 133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西欧国家政府制定计划,鼓励农民合作使用拖拉机,还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政府的援助促进了重新造林、电气化、灌溉项目和道路建设,战后20年里西欧农业经历了“绿色革命”,生产力提高了30%,法国、荷兰等成为主要的食品出口国。该材料反映了(     
A.西欧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B.西欧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证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合理性D.西欧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异变
2022-09-06更新 | 692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重大决策。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以省为单位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黑龙江、吉林两省随后进入试点,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两减免”是指免除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由此转向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免征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两千多年的农民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到此结束。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近代“东方文化派”的代表性思想内容。据此可知,“东方文化派”的认知(     
思想内容

出处

肯定欧洲现代文明的成功,又指出它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
要原因:主张东西文化互补
1915年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
的怀疑态度,从整体上和根本上坚持中国文化优越论
1916年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
明》等
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宣告近代欧洲“科学万能”论调的破灭,强调
发扬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

1920年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A.基于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反思B.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C.成为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D.改变了救亡图存的路径
2023-01-04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9 . [世界近现代科技]

材料一   德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德国的大学从制度上关心科学研究,创造出诸如实验室、高校研究所以及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有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和方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建立起覆盖科学技术和商业事务、从初等学校到博士水平的复杂的教育系统。自19世纪中叶起,德国开始建立系统的科学技术组织,包括公共、私人与混合型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工业企业。德国非官方的工业与企业研发部门是世界上最早成型的企业研发体系。到1993年,德国公司申请的美国专利数占所有外国专利份额的34%。

----摘编自张明妍《德国科技发展轨迹及创新战略》

材料二   在当下,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已经被世界各大国提到战略高度。比如,德国因联邦政府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成为全球创新领先的国家;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联邦政府通过提供资助和制定政策法规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促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主力、科技投入的主角;英国政府努力确保年46亿英镑的科学研究预算,使其一直保持科技和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韩国政府相继制定一系列法律和建立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相互合作的管理机制,来吸引、培养与利用高科技领域人才。国外政府还为科技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摘编自秦健《美日欧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德国科技不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英德韩等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
2023-01-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

材料一   宗族主导是徽州人启蒙教育的一大特色。宗族将关于读书的具体要求以家规家训的形式载入家谱中,使读书上升为宗族内部的一项规范。如洪氏家族规训中规定:“读书学问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读书不可一日失,故家虽贫,学宜勉力。”徽州人提倡养正于蒙。古歙东门许氏强调:“蒙以养正,圣功也!夫养于童蒙之时,而作圣之功基焉!”徽州人关于蒙养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五岁就让孩子进入私塾读书,言行举止以儒者风度为标准,讲古人故事来端正其志趣;从小教育孩子孝敬长辈,逐渐地培养孩童的品性。徽州人还将蒙养与职业选择相联系,提倡早期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其成人之后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摘编自季海燕《明代以来徽州家规家训述论》

材料二   明朝官府沿用、改编前代和新编蒙学教材


分类
主要篇目
沿用、改编前代综合《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及改编本;“杂字”教材
经学《孝经》和《论语》
理学朱熹的《小学》;程端蒙(朱熹学生)的《性理字训》
诗歌《神童诗》;唐宋《千家诗》
名物知识《名物蒙求》《小学绀珠》
故事图画《日记故事》;《二十四孝》(全名《二十四孝图说》)
新编伦理道德教育《昔时贤文※名贤集》;《小儿语》续小儿语》;专为女子编写的《内训《女小儿语《闺范》等
行为规范守则《童子礼》《幼仪杂箴》
名物制度常识新编《幼学须知》
历史知识、成语典故《五言鉴》《龙文鞭影》
属对训练《训蒙骈句》《声律发蒙》
工具书《字汇》等

——摘编自马冠男《明代蒙学教材、教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州人蒙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蒙学教育发展的原因,并进行简要评价。
2023-01-01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