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7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某学者用现代统计手段对两宋土地价格进行测算的结果。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宋代(     

注: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折算后的“实际价格”,曲线则表示价格变动的总体趋势。
A.不同区域地价相差巨大B.高昂地价抑制土地兼并
C.农村地区流行实物货币D.政局变化影响地价涨落
2 . 【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

材料   从梁启超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里首次使用“中国民族”,到1902年正式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到1922年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特别强调民族意识的确立是民族成立的要素,“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从抽象到具体,在他的心目中是一步一步发展、一步一步成熟的。

——摘编自陈来《他最早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

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摘编自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有的建设事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摘编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摘编自习近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请围绕“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广东福建地区为了稳定地方局势,转变地方风气,在地方社会中进行了大量的社学建设,成为国家统合东南边疆、加强其对地方社会控制力的软性工具。弘治十七年,正式将儒家日常礼仪列入社学教学内容,对社学童生进行礼仪教育。这种转变意味着明代社学的政治教化模式,完成了由“重法”向“重礼”的转变。通过社学教育,使得国家意识形态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基层社会,以达减少诉讼,端正风俗的效果,最终巩固国家在地方社会的统治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明中叶闽粤地区的儒学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儒家知识分子。

——摘编自张昂霄《明清闽粤地区的社学与地方社会》

材料二   在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欧国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的权力,甚至是领主的权力都无法直接影响到下属的农村地区。德意志王国的国王们只能通“巡游制”来管理自己的领土。由于外族入侵,大量村庄被纳入庄园之中,使得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乡村组织有了基本的框架。长期的战乱促使庄园体系扩展,农民出于自身保护的需求不得不接受庄园制度的管理。在中世纪社会中,按照基督教会的理念,人被分为专门从事劳动的农民、从事军事的贵族以及从事祈祷的教士,中世纪中期教会的改革也深刻影响到了村庄的地位。

——摘编自陈若毅《中世纪中晚期德意志乡村组织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乡村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对比明朝与中世纪欧洲乡村治理的异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3)从明朝和中世纪欧洲的乡村治理中,能为现代乡村治理提供哪些启示?
2024-09-08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英国公共卫生状况恶化,政府开始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1848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创设了中央卫生管理主导机构——卫生总署,积极推进“中央化”的公共卫生管理。卫生总署通过设立地方附属机构,赋予地方处理供水、房屋排水、下水道建设与修缮等权力。但这是一部许可性法案,缺乏强制性,加上地方当局抵制中央监管,公共卫生管理成效不高。

英国政府认识到应在突出法律权威与中央执行力的同时,尊重英国的自由自治传统。1858年通过修订1848年法案精神的《地方政府法》与《公共卫生法》,将卫生总署卫生管理权转到枢密院。枢密院特别成立医务部,发挥医生专业作用,重视医学实证研究,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地方管控则遵循《地方政府法》,转交给内政部负责。内政部遵从“自愿”原则,赋予地方政府进行消防工作、清除街道障碍物等强制性权力。

卫生总署被撤后,卫生管理机构各行其是。1871年通过《地方政府事务部法》,合并了内政部、枢密院等机构,将其职能归并到新成立的地方政府事务部中。事务部统筹负责地方卫生事务,只在地方卫生机构消极懈怠时,才会干预地方事务,呈现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并适当接受中央监督指导的特色路径。

在整个19世纪中后期,影响英国的主要传染病致死率都大为下降,英国人口死亡率从18411850年的22.4降至1891190018.2‰。国内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建设稍有成效,被迅速推广到殖民地,并影响欧、美各国。

根据材料,评析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2024-08-3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中国,专门经营汇兑和票据结算的票号应运而生。……如日升昌的前身是西玉【裕】成,“本营颜料业,设分号于北京、天津、沈阳、四川……经理雷履泰,久驻北京,为人诚直,擅长交际……始而委办以事,继则信托以款”,“雷履泰由川采办颜料,运往平、津、沈阳等处销售,感于道路遥远,资源回转不易,联想借用来川售货商家之汇兑,及吸收当地官商富绅士之积蓄,发明汇票。”进而在道光初年建立第一家专营资金汇兑和大额存放款的金融机构,即日升昌票号。

——燕红忠《从山西票号看传统金融的近代化转变——基于与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视角》

材料二   17世纪)英格兰银行创设之初,除商人投资外,还包括王后、伯爵、公爵和勋爵等王公贵族。贵族王室的投资,提高了英格兰银行讨价还价的能力与政治地位。……正如英国学者沃尔特所说,“英格兰银行的起源不仅仅是一个金融组织,更是一个辉格党人的金融组织。它是由辉格党人创办的,因为他们持续对资金有大量的需求,而英格兰银行也得到整个伦敦市的支持,因为这个城市属于辉格党人。”另一方面,随着英国国家财政的变化和世界性汇兑贸易的兴起,政府也在寻求一个能为其提供巨额贷款、转移海外财富以支持对外战争的代理机构和一个能为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直接服务的金融部门。于是,英格兰银行开始走上了为政府财政服务的道路,逐渐演变为伦敦市银行和英国的政府银行。

——燕红忠《从山西票号看传统金融的近代化转变——基于与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视角》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票号产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票号相比,概括英国近代银行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4-08-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警察是防疫管控举措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京师巡警总厅制定颁布公共卫生法规并通行于全国。警察通常配合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画与演讲等,向民众宣传疫病知识。还依靠警察力量,规范人们的卫生行为。在疫病易发季节,警察会在主干道泼洒防疫药水,如遇患者还会及时施救。要求任何人发现疫病患者都必须报告,否则受罚。为防止疫情扩散,当局采取阻断交通、隔离病人和强制消毒等措施。对病死者及时掩埋。但是,警察对疫病的社会管控作用是有限的。

——据周依苒《清末民初我国警察对疫病的社会管控》整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年战争和灾荒、城乡环境脏乱差、医疗资源短缺及医治水平比较低下等原因,各地传染病时常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各级党组织把防病治疫作为重要工作,制定法规,建立疫情报告、会议、检查、统计等负责制度。为了消除群众顾虑,医务人员上门讲病害、谈实效、揭流言,最后群众多数都接受了疫苗注射。在爱国卫生运动中,领导干部和党员积极带头,真抓实干,激发了群众参与卫生运动的热情。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的第一项社会公共治理工作,运动始终依靠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

——据孙应平《历史足迹: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的爱国卫生运动》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疫病治理的做法,并分析其效果有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024-08-2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之前的疆域图实物流传至今的非常之少。进入宋代,为了解读《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等经典,当时的学者编绘了大量的历史地图和当代的疆域图。

材料   

——据南宋僧人志磐编撰《佛祖统纪》之《汉西域诸国图》(纸本雕版墨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汉西域诸国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论证中国古地图编绘“传播始盛于两宋”这一观点。
2024-08-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5、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城市,特别是意大利地区的城市普遍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孕育了文艺复兴时期辉煌灿烂文化的意大利城市纷纷走向衰落,或被灭亡,或被吞并。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欧洲商业革命的持续影响B.国际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
C.工业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D.资本原始积累的严重滞后
2024-08-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初的亚洲出现了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在印度、伊朗、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来自亚非拉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又开始出现更新的诉求。这一时期的反殖民运动开始超越民族国家关怀,试图追寻国际层面的平等政治秩序。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世界秩序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它与出现材料二所述兴起“亚洲觉醒运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民族运动”的相关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024-08-22更新 | 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道路。

文化政策方针相关历史阶段
A.扫除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及帝国主义的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
B.提出“双百”方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于“左”的影响,许多正确的文化政策无法得到落实。
C.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国文化建设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
1956年年底至19666月,探索时期。
197812月至2012年,改革开放新时期。
194910月至1956年年底,过渡时期

——摘编自吴桂韩《试论建国以来党的文化建设历程、特点及经验》

从如表的文化政策方针中选出与历史阶段相对应的文化方针,并从已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2024-08-2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