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宪帝制期间,为迎合袁世凯施行帝制的愿望,英国改变了原先延缓帝制的主张,转而迅速筹划承认,以期尽快稳固袁世凯政权,避免日本干涉,维持英国在华的殖民地位与既得利益。然而,为全力应对欧战,英国又不得不倚重日英同盟,借以保护它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因此,在洪宪帝制问题上,英国处处迁就日本,同意所谓的“观望”政策,而日本则以“观望”为名,行干涉之实,积极实施倒袁计划,最终迫使英国走上放弃袁世凯政权的道路。

——摘编自李馨《帝制并非自为——对于袁世凯称帝原因初探》

材料二   自复辟消息传开后,全国多地商业均受打击。如无锡,“当地金融机关亦立时收紧,现洋甚缺,无处搜罗,以致各项商业交易骤静”。一些西方的舆论也表示了对民国前途的担忧,如字林报社论略云,“中国将从此而分裂矣”。而伍廷芳则认为“帝制问题从此可永远解决也”。更有人指出“多一次流血,而人民之脑海中即深一层共和之观念”。

——摘编自周峰《张勋复辟后各界态度及思考研究——以〈申报〉报道为中心》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华民国建立十年后写的一篇文章中也有颇为深刻的认识。他说:“原来政治是民意造成,不独‘德谟克拉西’(民主)政治是建设在多数人意识之上,即独裁政治、寡头政治,也是建设在多数人意识之上。无论何种政治,总要有多数人积极的拥护——最少亦要有多数人消极的默认,才能存在。所以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

——摘编自许增紘《民众觉悟与辛亥革命的成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袁世凯复辟态度的转变历程,说明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勋复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2024-04-0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提出“君民并耕”之说,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节葬”的主张,认为葬礼不分贵贱,一律“桐棺三寸”,也不需要守丧。上述主张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B.重农抑商的不断发展
C.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D.社会思想的融合趋势
3 .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俄罗斯遣使入贡,康熙即谕大学士曰:“鄂(俄)罗斯国人材颇健,但其性偏执,论理亦多胶滞,自古未通中国,其国距京师甚远,然从陆路,可直达彼处。”该史料可用以说明(     
A.清朝前期“丝绸之路”的拓展B.雅克萨之战的历史背景
C.康熙帝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D.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初显
2023-12-27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据考古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西非,典型代表是今尼日利亚中部高原,该地区正好接近班图人的起源地,而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由此可知(     
A.非洲文明地域差异性明显B.铁器起源于非洲西部地区
C.班图人迁徙推动铁器传播D.铁器在非洲自西向北传播
5 . 有学者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在提供证据和监督裁判方面的规定均与神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典制定者相信祈求于神明的宣誓能够使约束更为有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神能洞察人的善恶邪直,神对于邪恶之人深恶痛绝。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
C.借助神意维护统治D.强调审判的公平公正
6 .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下令刊正《氏族志》。起初书中仍以山东氏族为第一等,太宗不悦。经再次修订,李唐皇族为首,关陇氏族地位上升,山东氏族降为三等,一部分庶族出身的官僚取得了士族身份。《氏族志》的刊正(     
A.鉴别了族谱真伪B.打破了社会等级
C.有利于强化皇权D.消除了士族威胁
2023-11-02更新 | 4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大学简介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据说创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具有欧洲最古老大学的虚衔,继承了古罗马悠久的法律教学的传统。但丁、哥白尼、彼特拉克等人曾在这里学习或任教。
英国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传统学院制。1305年之前,就非常关注数学、天文学和自然哲学。国王、诸侯、大臣和教会人员为培养教会和行政机构的法律专家,予以大力支持。
法国巴黎大学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坐落在法国首都巴黎。1208—1209年,巴黎大学制定的学院规章以及誓言得到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承认。在中世纪末期,法国国王也通过委派学校改革者,竭力减少大学自治,限制使用特权。

——据[比利时]希尔德—德·里德一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第一卷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信息拟定论题,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抗战期间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情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该参议会(     
会议主要议题
第一届参议会
(1939年)
1.初步确立了边区民主政治制度。
2.选举产生边区参议会正副议长及其常驻议员委员会;选举产生边区政府。
第二届参议会
第一次大会
(1941年)
1.通过《五一施政纲领》,其中强调了三三制政权。
2.通过了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方案。
3.选举产生边区参议会正副议长及其常驻议员委员会;选举产生边区政府。
第二届参议会
第二次大会
(1944年)
1.确定主要任务:“促进边区自身建设,推动大后方民主运动,奠定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2.着重讨论了时局和要求国民党取消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问题。
A.有效行使了边区政府的职权B.推动了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C.充分代表边区各阶层的利益D.确定了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则
9 .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休斯女士号”水手在广州黄埔港误鸣礼炮,击中清朝船员,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英国商会首领庇古曾派人向广东巡抚孙士毅要求“治外法权”,即将凶手移交英国人审判,遭到孙士毅严词拒绝,坚持要求英商主动交出主犯,并在广州审判处刑。这一做法(     
A.维护了清朝司法主权B.利于清朝逐步进入近代法治社会
C.不利于双方友好贸易D.推动了清朝对国际法的深入了解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我国自古以羊肉为肉类中的上品。特别是魏晋少数民族内迁之后,食羊成为上层社会风尚。由于羊肉价高,因而北宋初宫廷食用羊肉较多,民间较少。中期以后上行下效,食羊成风,羊肉消耗激增。南渡后,社会上食羊风气有增无减。这主要是由于(     
A.南北文化不断交融B.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C.社会成员渐趋平等D.边境榷场贸易的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