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居民死于天花的比例从1771—1780年的每年5‰以上,下降到1801—1810年的2‰,到1831—1835年,则下降到0.83‰。

——摘编自T.H.马歇尔《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争议现状评述》

材料二   由二等面粉制成的重8磅11盎司的面包,价格为1先令的时候,每个贫穷和勤劳的人为了他自己的生计,或由他本人或其家庭的劳动提供,或者从济贫税中补助,每周必须得到3先令的生活费;供养他的妻子及家庭每个其他成员需要1先令6便士。

……

以此类推,按面包价格涨落为依据来确定他们的生活费,(即是说),以1先令为基数,在1先令以上,面包每涨1便士,对每个穷人本人来说得3便士,对其家庭每个其他成员来说得1便士。

——摘编自济贫决议(1795年)

材料三   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

1751—1760

1761—

1770

1771—

1780

1781—

1790

1791—

180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31—

1840

死亡率(‰)

30.3

30.0

31.1

28.6

26.9

23.9

21.1

22.6

23.4

——摘编自D.V.格拉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和人口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解读时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2022-06-14更新 | 5604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高一上学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下图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LePetit Journal》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要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对宋代至清代书院性质状况表解读正确的是
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50.3321.28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59

A.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B.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相一致
C.民办书院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D.官办书院数量与中央集权强化有关
5 .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特征感性发展阶段: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体制理性推进阶段: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新
A.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个阶段的重要分水岭
B.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
C.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2017-03-07更新 | 160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三组中外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7-08-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