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材料二

资料作者信息
①《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伍德罗·威尔逊,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231931年出版)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1975年出版)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历史研究所编著,主编为苏联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出版)萨那、孙成木等,萨那和孙成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⑤《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2020年出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


(1)阅读材料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题,从图示中提炼研究角度。
(2)阅读材料二、说明表中资料对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
2024-01-20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尔敏教授认为,晚清知识分子因西方文物制度的输入,以及外力的侵逼,产生了对于时代环境的醒觉,从而展开了思想的转变,这个转变的历程,酝酿着中西观念的激荡,新旧杂糅和更新的创造,同时对于实际政治社会的感染和潜移默化,都随时在扩张其影响。图示如下: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关于思想观念更新的信息并简要论述。(要求:联系近代重大历史进程发生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018-12-2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017-11-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单元后,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地方、中央政治制度”图示片段。请回答以下问题,完成相关内容。
图示一

图示二

(1)图示一所揭示的“要解决的矛盾” (A处)指的是什么?以西汉的史实为例,说明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二,写出“三省”(B处)所代表的历史含义。指出明朝(C处)中枢权力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从隋唐到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指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D处)
2014-01-18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其实政府预算是“躺枪”,国会两党的分歧并不在政府预算案上,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坚决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按照美国1921预算与会计法案及1974年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等的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岁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克林顿执政时期)。

——凤凰网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请说明之,概括其实质。
(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简评现今美国政府屡次关门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
6 . 下图为某一时期世界棉花产业的主要分布及流通示意图。这一时期(     

A.拉美实行独立的经济模式B.亚洲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C.大西洋三角贸易走向衰落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发展与霸权兴衰历史上的霸权兴衰和更替的问题永远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共出现过四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政治长周期,它们分别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霸权时代、荷兰霸权时期、英国霸权时期和美国霸权时期。在每个周期内,以经济实力、制度安排与金融发展为主体的三角分析框架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乃至决定了霸权的兴衰与更替。


——据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霸权国家兴衰的新思考》


观察以上金融发展与霸权兴衰关系示意图,分别指出其所代表的霸权周期,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3-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徙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大交换

图3   15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后期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
请阅读以上三幅地图,任意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1200~1900年英国人口和实际工资变化趋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

(1)概括指出1300-1600年间英国实际工资的发展呈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成因。
(2)指出与1300-1600年间相比,影响1800年后英国实际工资主要因素的不同,并简要说明从中得出的历史启示。
2024-01-12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历史试题
10 . 思想的力量应时应势而发。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某一突出思想家书籍的目录作品目录

章序章节
第一章一般的法
第二章直接源于政体性质的法律
第三章三种政体的原则
第五章立法应与政体的原则相适应
第十一章建立政治自由的法律与政体的关系
第十二章建立政治自由的法律以及政治自由和公民的关系
第二十七章古罗马继承法的起源和变革
第三十一章法兰克人的封建法律理论与他们的君主国变革的关系

材料二   拿破仑的主要军事活动示意图


材料三   1875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有人据此宪法画出了相关的政治架构示意图


——以上材料根据张芝联《法国通史》《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等材料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这部书籍,并指出该书核心思想及其意义。
(2)阅读材料二,写出图中①处的重大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战役前后拿破仑政权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并据此分析拿破仑的主要军事活动所造成的历史影响。
(3)阅读材料三,有人说这部宪法实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有人却说它只是在“纸面上确立了共和政体”。请您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地解释。
2022-03-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