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唐代的使职,是职官本制以外的差遣官,即离开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独立于三省六部制职官系统之外。如表为唐代各阶段使职统计表.此表可以佐证唐代
时期任用使职年数产生个使职所需平均年数使职数占总数的百分率
高祖至高宗(618—683)154.410%
武则天至玄宗(684—755)640.8245%
肃宗至德宗(756—804)281.7519%
顺宗至宜宗(805—859)124.5889%
懿宗至哀帝(860-907)202.414%
A.官僚体制的成熟演进B.君相矛盾的尖锐发展
C.政治控制能力的变化D.中央地方的权力配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国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
(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之大者”主题的因素。
2021-09-27更新 | 28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