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023-07-17更新 | 415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
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
2023-07-17更新 | 36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23-07-17更新 | 380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2023-07-17更新 | 493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A.邻保制度B.保甲制度C.十家牌法D.里甲制度
2023-07-17更新 | 336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87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
2023-07-17更新 | 4599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7-17更新 | 523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9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23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曾师从王阳明门徒季本,研习王阳明的学说。徐渭一生科场不顺,贫困潦倒,但诗文书画皆精。他的画广泛吸收宋、元以来诸家技法,但不受其束缚,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宣泄与个性追求,在晚明画坛独树一帜。他开创的大写意手法,对后世写意画影响很大。徐渭还是公认的南杂剧代表作家,创作的《四声猿》等代表了明代杂剧的最高水平。当时,北曲、南戏并存。他认为北曲多为“马上之音”“杀伐之声”;对南戏则赞誉颇多,认为尽管多为市井之声,却“句句都是本色语”。对于南戏中的昆山腔,他认为“听之最足荡人”。他的称扬有助于昆山腔在大江南北的传播。在明代后期兴起的市民文学艺术中,徐渭以强调“本色”和追求“自然”的鲜明特点而留名史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简述徐渭在文学艺术上能够取得成就的社会条件。
(2)概述徐渭在文学艺术史上的贡献。
2021-06-09更新 | 2799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