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个人生命口述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更在于每一个社会化的生命个体都是历史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以下是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村民口述史的节选


——摘编自孙庆忠《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0-11-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选科新题型测历史试题
2 . 体育活动在辽宁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以来,辽宁体育注入了新的内容。

辽宁近代体育大事摘要(19061933

1906年,在奉天万泉公园西侧修建了省内第一座公共体育场。

1914年,在举办的两届全国性运动会上,辽宁地区无人参加。

1919年,海城县翁广寿、邢壮观代表中国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

1924年,郭松龄创办了“奉天体育专科学校”。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当时执政东北的张学良将军积极推进新文化,提倡“强身强国”、“强国强种”,重视在学校开展体育运动。

1929年,东北大学开设了体育专修科。

1929年,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辽宁代表队共取得30个冠军,破8项全国纪录。

1930年,第四届民国运动会上,辽宁男子田径以绝对优势,从100米到1000米的竞赛项目,除800米获第二名外,其余各项均为第一名。

1928年到1931年,沈阳相继举办了东北三省联合运动会、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东四省运动会和中日田径对抗赛、中日德国国际运动会。东北大学还派出篮球、足球队赴日参加比赛。

1932年,辽宁选手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1932年,在张学良将军的支持下,东北体育界人士和社会名流在北平的东北大学成立了“东北体育协进会”,协进会的主要工作是团结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组织运动队日常训练和参加华北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体育竞赛;主要目的是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不忘收复东北失地,抵御外侮。

1933年,第五届民国运动会上,刘长春再创100米、200米两项全国纪录,其中百米纪录在中国保持了25年。

——摘编自《辽宁省志体育志》等


从材料中概括一项有关辽宁体育的信息,并简要分析。(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1-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选科新题型测历史试题
3 . “跳蚤市场”实际上就是西方的旧货市场,它对于西方人来说,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更体现了一种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4年,巴黎市政府为了保持市容整洁,立法禁止沿街乱倒垃圾,并责令3万名靠拣破烂为生的贫民把市区堆积的垃圾搬运到郊区废弃的练兵场上。贫民们在垃圾堆里挑挑拣拣,并就地随手出售。到了1886年,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集市。因为在这里出售的旧衣物上常带有跳蚤,巴黎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的英文名翻译过来即为“星期天市场”。为什么要把它称为“跳蚤市场”呢?因为这个市场完全符合西方汽车社会的特征。每个摊主在周日都将自己的旧货放在汽车上,开到星期天市场降价销售。待到夕阳西下时汽车就像“跳蚤”一样“跳”走了。“跳蚤市场”出售的商品多是旧货、多余的物品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上的小装饰物,大到完整的旧车、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商品价格低廉,仅为新货价格10%—30%。跳蚤市场的管理十分松散。到“跳蚤市场”买卖旧货的人未必是穷人,即使富人有时也到“跳蚤市场”销售或购买商品。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跳蚤市场”活动,这样学生们回远方的老家就能轻装上阵。在西方社会,在“跳蚤市场”寻宝购物是一种受欢迎的消闲活动多数发达国家都有“跳蚤市场”,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

——摘编自王家永《跳蚤市场的魅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跳蚤市场”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跳蚤市场”的作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收平民的子弟当学生,看待如同贵族与士的子弟一样。他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单独的教导;答复学生的问题,因人而异。随着学校的演进,孔子自己也在成长,他从来不曾停止学习。孔子随时向有学问的人请教,也向平辈的朋友与路上的行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所犯的错误。……他不仅以言语教,也以身教,以他的日常举止作为学生们的榜样。

——摘编自黎东方《孔子传略》

材料二   人才是一个国家取得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成长有赖于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强国,都很重视教育。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二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崛起,教育的迅速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苏联建立以后,迅速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制度。美国在国家发展中一贯重视教育。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
2019-04-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适应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需要,出现专职的教师。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教授修辞学、政治学、辩论学,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摘编岳麓版教材《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        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摘自岳麓版教材《文化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材料中“专职的教师”又被称作什么?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观点?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思想?
6 .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丁辖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

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其作用。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元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主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具止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元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方欲革易时致,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苏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以理人之要,在于清心而已。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乃欲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其二,敦教化(教之以孝悌,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睦;教之以礼义,使人敬让);其三,尽地利(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其四,擢贤良(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理人……是故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则去之);其五,恤狱讼(性则为善,情则为恶。善恶既分,赏罚随焉。赏罚得中,则惩止而善劝;赏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则怨叛之心生);其六,均赋税(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人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人怨)。

—摘编自《北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苏绰改革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绰改革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