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位红军老战士的日记中记载:“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川边根据地而斗争。”材料中的“中央指示”精神最有可能来自(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 . 据宋代《梦粱录》记载:“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据此可知,宋代(  )
A.坊市界限仍然普遍存在B.交易仍受官府直接监管
C.“市”打破了时空限制D.民间娱乐场所开始出现
3 . 《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渐其少矣。”这说明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重商主义”观念的盛行D.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牛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据此判断,宋朝
A.市已经突破空间限制B.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道
C.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D.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5 . 《新政日记摘抄》中记载:“(1932年)这个冬天,在组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过这样的普遍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此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B.一战的爆发
C.福利国家建成D.经济大危机
6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其描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7 . 松江府志记载,康熙年间“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该记载反映出当地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分离B.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纺与织分离D.技术水平大幅度降低
2020-12-1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2年3月5日《时报》中记载:“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与该记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国共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宋代《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A.指南针的使用B.印刷术的普及C.造纸术的改进D.火药用于军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