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6 道试题
1 . 《史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强调统治的合法性B.受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影响
C.自觉捍卫华夏道统D.《史记》的记载真实可靠
2024-06-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2 . 汉代《公羊传》《毂梁传》《韩诗外传》《春秋繁露》《礼记·王制》《汉书·食货志》等文献对井田制的记载自相矛盾,加之注者的多元阐发,使得有关井田制的论说变得十分混乱。由此可知(     
A.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B.实物史料相对于文献史料更可信
C.需要多重史料互证丰富历史认知D.后世的历史记载不具备史料价值
2024-06-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3 .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稣,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这反映出(     
A.蒙古帝国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B.战争造成区域文化混乱
C.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变化D.中西之间往来更加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2世纪中期,有阿拉伯地理学家指出,在摩加迪沙南边的布拉瓦,居民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将地面突起的石柱视为神灵。但近年来的考古活动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大量的阿拉伯人墓葬,碑刻显示12世纪时该地区有许多穆斯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现代学者更加关注人种的迁徙B.文献记载受到作者信仰的干扰
C.阿拉伯帝国一度占领非洲东部D.考古发现有利于更新传统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服书画珍玩犀玉。”这说明北宋开封(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商品经济繁荣C.市镇商业功能凸显D.经济重心南移
2024-05-1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9世纪时,巴格达以有百余家书商而自豪。传递和保留知识的书本被视为巨大财富,私人藏书成为时尚。据记载,一位医生谢绝了苏丹的迁居邀请,因为搬运他的藏书需要400只骆驼。这体现阿拉伯帝国(     
A.文化繁荣B.科技发达C.国家富强D.政治稳定
2024-05-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古代印度《摩奴法典》记载,十岁的婆罗门和年达百岁的刹帝利应该被视为父子,两者中婆罗门为父,且应该被尊敬如父;首陀罗虽被主人解放,但不能摆脱奴隶地位。这体现种姓制度下(     
A.职业世袭B.王权至上C.法律严苛D.等级森严
2024-05-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684年,清胡在台湾设府,随后多次组织人员纂修《台湾府志》。如表是《台湾府志》中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     
《覆制军台疆经理书》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表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安海诗序》四十年来休养生息,衍沃富饶,顾土著鲜少,火耨草辟,多闽粤子弟。
《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台湾鲜土著之民,耕凿流落多闽粤子弟,土广而民杂,至难治也。
A.闽粤台地区社会发展迅速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闽粤台地区文化交流频繁D.人口流动加速台湾开发
2024-05-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独属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兼具物理空间、社会形态与精神投射的多重维度。

材料一   南宋时期,《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以及《咸淳临安志》相继问世,后人并称“临安三志”。《乾道临安志》主要记述南宋临安的皇室宫苑、朝廷机构、物产风俗、历代牧守;《淳祐临安志》主要载述南宋临安的城府、山川;《咸淳临安志》征材宏富,体例井然,对疆域、山川、秩官、风土、人物等内容均有记载,是三本志书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临安三志在中国古代都城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比较《咸淳临安志》与《长安志》,显然都城志在南宋时期已趋于定型。都城志发展至两宋时期,体例趋于完备,内容也更为丰富,这与当时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修志风气的盛行分不开。

——摘编自黄硕《临安三志研究》

材料二   临安成为都城的原因,首要问题是财赋。绍兴僻处海隅,州城狭小,其所在浙东地区的物产无法满足行都的财赋供应,距离驻扎在江淮一带的宋军也较远,不利于遥控指挥。绍兴二年(1132年)四月初一,回到临安的赵构将由绍兴府治改成的行宫赐还地方,复为府治,表示不再考虑将绍兴作为行都的候选地。其二是区位。临安有运河交通之便,腹地也比绍兴更广。建康的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与军事地理等条件都更优于临安,但就防御金兵来说,不如临安安全。他放弃在地理上有镇东南之势的建康,选择地势狭窄、僻在海隅的临安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前者太过靠近长江,而后者离金兵更远,且有“重江之险”。

——摘编自包伟民《南宋临安—壮心未与年俱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安三志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临安城发展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诗中记载的洪水传说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于是才有西方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这体现了(     
A.史诗记载内容确凿无疑B.神话传说毫无根据
C.古代文明之间存在影响D.洪水传说相互借鉴
2024-05-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