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面对这种情况,罗马统治者和法学家制定法律
A.规范商品交易活动B.维护公民政治权利
C.调整平民贵族关系D.强化罗马奴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7次组卷 | 25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1-1.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补充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2022-12-14更新 | 58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9.2-9.3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时练习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1938年)

材料四: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严重缺点”指的是什么?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干预的主要方式。
2019-05-27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滦平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六月同步练习
5 . 1868年,“盐商何某在江苏句容买山一处,准备开采煤矿,却被地方士绅斥为异端,遭到驱逐”。这段材料说明
A.民族工业产品受到外国商品的排挤和打击
B.民族工业处于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的地位
C.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
D.地方政府公开吞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雅典有27个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构,每个机构大多由10人组成,分管军事、财务、宗教、工商等具体事务。所有公职人员均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直接对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各种机构内部同样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体现了雅典民主
A.人民主权的特征
B.直接民主的特征
C.轮番而治的特征
D.分权制衡的特征
2018-11-1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高一历史必修一6.1、6.2民主政治的摇篮、卓尔不群的雅典 作业
7 . 1946年1月1日,美国占领当局敦促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在现世的神圣地位;1947年5月3日,由美国主导的《日本国宪法》正式生效施行,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民的精神象征存在,并明确表示主权在民。上述举措(  )
A.结束了日本议会君主立宪制
B.为审判战犯奠定了法律基础
C.根除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
D.体现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原则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

——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


据新中国外交史的相关史实,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努力方向进行探讨。(说明:研究方法探讨的角度可一种或多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8-11-01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训练试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9 . 隋文帝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育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 )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
C.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D.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B.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C.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D.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2018-05-01更新 | 62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