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民主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2 .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三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3 .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思想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的思想理论成果指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得到了农村……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之后的退却,然而却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从左到右依次是: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2001年,江泽民在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中图二、三的内容,分析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0世纪早期,为顺应“世界潮流”,孙中山先后提出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为中国哪些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指导作用?

(2)材料二中,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自觉选择后提出了什么革命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又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程做了详尽完整的论述,发表了什么理论著作?

(3)材料三中,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江泽民在大会上针对党的建设问题阐述了什么重要思想?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7-10-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国庆历史作业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我屡次在梦里听到一个督促我的声音,叫我做诗,和文艺女神结交。我生怕疏忽了自己的责任,想知道个究竟。我且说说我的梦吧。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

它说:‘苏格拉底啊,创作音乐!培育音乐!’我以前呢,以为这是督促我、鼓励我钻研哲学。我生平追随的就是哲学,而哲学是最高尚、最优美的音乐。”

——《柏拉图对话集》

材料二《苏格拉底之死》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柏拉图的作品有何特点?材料一所说的主人公是谁?

(2)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除上述因素外,柏拉图成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还有哪些有利条件?

2018-02-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针对当时俄国的形势,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材料二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三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四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的成立。

请回答:

(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材料一中“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3)根据材料四,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6 . 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材料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和农业相关问题

材料一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二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孟郊《织妇辞》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今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出生产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历史变化与小农经济有何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农民那些真实生活情况遭遇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古代农业发展受到哪些条件制约

2018-05-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周末练习(一)
8 . 虽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极其艰难,但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有五六十万人,到1919年已增至200万人左右。

1920~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出现显著变化:

1920年1936年
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年平均增长(%)
中国资本6.6144.8026.0963.209.00
外国资本8.1355.2015.1636.803.90

材料三   陈独秀说:“现代生活,以经济为之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产生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从其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增加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20~1936年期间的发展状况,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4)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