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80818283848586878889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31.9-2.53.66.83.42.83.44.63.0

A.1980~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B.从1982年底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C.这个时期执政的美国总统主要是里根
D.说明美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经济”时代
2019-06-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零班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焚书坑儒是秦朝暴政的表现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对以上叙述解读正确的是,它
A.忽略了秦始皇的历史贡献
B.夸大了纷争的社会进步作用
C.指出了皇帝制的确立背景
D.捕捉了中央集权制的演进规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天下定于一”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材料三: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2)从解读材料视角的不同,简析材料二两位教授对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2019-07-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6 . 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居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明确表达了是否参战的问题
B.对战争不会袖手旁观,想要介入
C.背景是俄国二月革命退出了战争
D.立足于世界公民追求世界和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②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③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惬意
④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4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补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