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4次组卷 | 89卷引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纲要上-素养测评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文学
朝代代表
魏晋南北朝________(曹操父子)、________(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
唐朝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
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
________________,作品被誉为________(由盛转衰)
中唐________、《长恨歌》
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唐诗风格差异大的原因:(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①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主观认识)
②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23-07-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讲三国到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3-06-09更新 | 6503次组卷 | 41卷引用: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505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13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1903年,晚清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要手段(工具),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载体),民国初年迅速蔓延至白话教科书、白话告示、白话宣传品等,自然也包括白话小说、戏曲、通俗歌诗等文学体裁。这说明清末民初(     
A.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文学革命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日益深入
C.各种进步势力达成改革共识D.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2023-05-21更新 | 595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17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786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3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北宋中叶,学者开始突破汉魏以来注重章句训诂的束缚。欧阳修撰《诗本义》,以为“先儒于经不能无失”,强调于汉代经学派别毛苌、郑玄二家之说,要尽其是而论证其不通之处。北宋儒学研究的转向(     
A.推动了儒学的唯物倾向B.与传统儒学思想相违背
C.完成了儒学信仰的重建D.为理学崛起创造了条件
2023-05-22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上第1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810次组卷 | 8卷引用:选必二第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文学
(1)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____、东晋陶渊明的____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李白、____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____”和“诗圣”。
2023-08-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2-2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
2023-06-21更新 | 4688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31讲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