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制作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图示,右侧“?”处应填(     
A.两极格局B.多极化趋势C.单极世界D.经济全球化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材料五: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中央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材料四中的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4)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秦朝和元朝的两大地方行政制度及各自的意义。
(5)根据材料五,指出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6)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03-01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册综合能力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测试
3 .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诸国变法
2019-12-27更新 | 91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题
4 . 下面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
2019-12-09更新 | 643次组卷 | 14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图示为近代黑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殖民扩张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2019-04-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测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凤凰网》

材料三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下列是古代人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几种看法。

观点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观点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观点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示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观点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4)你认为秦朝的灭亡与郡县制实行有关系吗?如何认识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8-09-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7 . 地图

材料:世界大洲分布图

阅读材料,围绕“1900-1945年的社会进步”,从不同视角设计补充相关地图信息,并说明设计理由。
要求:用文字表达地图信息,不必图示:设计至少有两个视角,每个视角下至少有两个信息。
2024-02-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2 第五单元测试卷 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

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B.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
C.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D.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2023-07-13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西方学者指出,“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犹如四个长条黑匣子,是构建西方文明所需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公元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1900年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有人据此绘制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结构图(见下图)。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


结合图示并运用世界历史,对该学者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围绕一个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3-05-30更新 | 384次组卷 | 1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2法律与教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10 . 如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走出去”战略的结果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