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下列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2023-05-08更新 | 274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案)
22-23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探究一 古代非洲文明地理分布

材料一:(如下图)



古代非洲国家

材料二:14世纪的马里,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国家财富,都可以说是世界大国之一;廷巴克图更是可以与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首都相媲美。

——郑家馨:《十三一十五世纪马里国家的兴衰》


依据图片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中所描述的马里国廷巴克图城位于古代非洲文明的哪一区域?除了上述马里国,古代非洲还出现哪些国家政权?
2023-03-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美国劳动力就业比例”柱状图。该图能说明美国在二战后(     

A.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B.国内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C.种族歧视未彻底消除D.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面两幅图展示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入仕方式记载的全部 1561 人中,“科举入仕”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唐代后期 (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D.扭转了传统门第观念
2022-12-20更新 | 334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案)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明)宋濂等《元史·志第四十一》

史料二   元朝行省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

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元朝行省的主要职能,并概括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并分析其意图。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6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2022-11-30更新 | 527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摘编自谢缵泰题《时局图》诗

史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史料三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80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9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史料四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20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史料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2)依据史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3)根据史料三,概括戊戌维新运动中的除旧措施及其弊端。
(4)如何认识史料四中两人的观点?
2023-09-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8 . 阅读教材《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指出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影响。
2022-11-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2)主要成就
①南朝____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②北朝贾思勰著述的《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____的方法。
2022-10-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
(1)书法艺术
①书法在____成为一种艺术。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____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____”。
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____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2)绘画艺术
①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女史箴图》和《____》是他的代表作。
②隋唐的画坛,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____”。
(3)石窟艺术
①魏晋至隋唐时期,因____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很多。
②山西大同的____、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022-10-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