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万有引力定律使天地间的一切运动都变得可以领悟和预见,于是17—18世纪西欧出现一股狂潮:贵族和各界富人购置望远镜、捕捉蝴蝶、或者兴建家庭实验室,历史学家们搜集证据以弄清支配民族兴衰的法则,研究政治的学者则对各种政体进行比较鉴别,以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17—18世纪这些现象反映出(  )
A.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C.民族国家观念的深入传播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 .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军将领冯子材在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B.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②建省加强管辖
C.日军在③偷袭了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D.日军在④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
3 . 下列歌谣流传于晚清时期的北京昌平地区。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英法联军在京的暴行B.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C.“东南互保”的作用D.清末“新政”的影响
4 .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2023-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使国际贸易受到抑制,全球海运航线被严重破坏。西方人关于经济的思考发生变化,非洲越来越被视为各种原材料的产地,也是工业制品的市场,而不再仅仅是奴隶的来源地。随着对奴隶贸易的道德谴责日益增强,1804年起,丹麦、英国、智利、墨西哥等国相继禁止了奴隶贸易。1815年维也纳会议签订了《巴黎和约》,其补充条款对缔约国废除奴隶贸易做出规定。

——摘编自《非洲现代史》等

材料三: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禁止奴隶贸易的原因。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认识。
2023-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安西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理藩院
B.①护乌桓校尉     ②单于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2023-12-0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官僚机构的变化与社会发展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外交事务主要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理。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或两江总督兼任,专门管理对外通商、交涉事宜。

1862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大臣由皇帝指派,其职权范围主要是管理外交,并经管通商、海防、军务、关税等事务。其下属的南洋大臣、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任。

1901年,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制为外务部。

1903—1905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打破了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

1906—1911年,进行官制调整,设吏、学、民政、度支、农工商、陆军、法部、礼部等部,后增设海军部。以上各部成为以后北洋政府国务院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部下设司,司下设科,完成了近代体制的改革。


以“近代社会变迁与政治变革”为视角,解读晚清时期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
8 . 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 (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二   梁启超曾把近代国人的思想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想到堂堂中国衰败到这田地,都因为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近代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所学,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中任选一件,概述其历史作用。
2023-12-0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哩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     
A.元朝负责传递公文的急递铺B.秦朝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达系统
C.清朝迅速机密的奏折制D.印加帝国用于传递命令情报的道路系统
2023-12-08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B.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C.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D.铁农具并未完全取代青铜农具
2023-12-08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