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目前就大连出土的古代文物而言,汉代文物是大宗。除了主要用于宫廷赏赐的马蹄金外,大连还出土过带有明显中原特征的金质“十龙带扣”、“临秽丞印”、“千秋万岁”瓦当以及大量精美的陶器和不计其数的汉墓花纹砖。这反映出汉代时(       
A.大连开始成为中原与东北连接的枢纽B.边疆与中原地区的交流频繁
C.各地区文化发展各自成章又有所交融D.中原文化辐射范围十分广泛
2 . 考古工作者近年对广东肇庆市进行文物勘探与抢救发掘,共清理出汉朝至南朝时期墓葬9座,其中3座为汉墓、1座东晋墓、5座南朝墓。这些墓群规模宏大,排列井然有序,相互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随葬品丰富。对此合理的认知是,这些墓葬(       
A.未受到中原政权更迭影响
B.始终得到后人世代有效保护
C.可能属于名门望族的墓地
D.说明南朝厚葬观念最为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7—2020年,中国开办了“阿富汗珍宝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成功举办“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并积极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用好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制度性权利,与各国共搭共建文物返还与追索新秩序;截至2022年,我国已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0多个国家开展了40余项联合考古项目。这体现了(     )
A.世界遗产保护形成了共识B.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
C.世界遗产面临巨大的挑战D.中国引领了世界遗产保护
4 . 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这反映出(       
A.南方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B.佛教在潮汕传播非常广泛
C.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D.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5 . 下表是西北五省出土的部分汉代文物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文物名称出土地点备注
银壶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产于帕提亚(安息帝国)
箜篌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产于且末,源自西亚、中亚的角形竖琴,受到印度竖琴影响
双面神小陶塑新疆和田县约特干双面神为希腊雅努斯(Janus
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狮纹栽绒毯、鹰蛇飞人罽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罗马风格织物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发展B.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D.统治集团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6 . 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出一件文物“双面人形青铜神器”。这个青铜面具有着显著区别于河南殷墟文物的独特风格,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神似。据此可知(     
A.南方同属中华文明母体B.巴蜀文化传播广泛
C.商文化对南方影响较小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2022-12-04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河北出土的南宋时期定窑等瓷器地点数量变化情况。考古学者还在曾经的南宋境内的一些地点发现了多种金代瓷器,如湖北麻城上马石村宋墓中有陕西耀州瓷和河北磁州瓷等出土;出土金代瓷器的地点还伴随出土了青白釉、(浙江)龙泉窑等南方烧制的瓷器。这可用于印证(     
A.政局动荡影响北方制瓷业的发展B.南北对峙下物质文化交流密切
C.北方制瓷业水平逐步超过南方D.定窑瓷器成为南方墓葬首要选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的莫耶,从公元前7000年地层处,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其中出土了石制锄头、人工种植的大麦、小麦和各种豆荚,还有驯化的山羊和绵羊的骨头;从同一地层还出土了大量野驴和瞪羚的骨头及蜗牛、橡树子、阿月浑子等采集物。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两河流域(     
A.产生世界最早的农业B.人们出现定居的生活
C.处于文明的起源时代D.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陶寺遗址早期和中期的墓葬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此外,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乱葬篡,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牲用来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从葬。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

——摘编自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材料二   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中,甘肃大地湾群落以一个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备有一侧室,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无论是面积、质量还是结构都首屈一指。在这一时期的姜寨等遗址中,除作为群落中心的准都邑有墙垣或其他防御性设施外,其他聚落已没有了这些设施,在这些聚落中,还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军事将领和巫觋人员。此外。在良渚文化区的大型墓中,有精致的玉铖等高级殉葬品,中型墓中玉域的制作工艺与形制与之相比略逊一筹。在此时的大汶口墓地中,石钺、玉铖与作为贯通天地神人法器的骨牙雕筒同时出土,说明这一神权与政权结合的传统至夏、商、周三代依然如故。

——摘编自马新《群落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龙山文化考古遗存中蕴含的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为依据,概述这-时期早期国家和文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出现的根本原因。
2023-11-04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23年1月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的种类与配属
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
2023-04-13更新 | 898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