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5 道试题
1 .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部分节度使已有抗旨的倾向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2024-05-02更新 | 94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西欧的正统官方文学,它使文学沦为宗教的宣传品,大量的圣经故事、基督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圣者言行录、奇迹故事、梦幻故事以及宗教剧,旨在宣扬、普及基督教的教义与道德,使人敬畏上帝、禁欲苦行、寄托来世……较有文学特色、影响最大的是《灵花》,它由多人汇编、加工而成,是记述圣弗兰西斯及其修会宣传福音、领受圣恩的故事集,描写圣弗兰西斯忍辱苦行、救治病人,感化俗人和异教徒,甚至向禽兽讲道的故事,生动有致。

——摘编自姚介厚、李鹏程、杨深《西欧文明》

材料二   中世纪人的文学,就是世俗文学。中古世俗文学虽然在不同程度受到封建意识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但是它毕竟以写人为主,歌颂人的英雄主义,表彰人的坦白襟怀,反映人的理想愿望。世俗文学重视现实人生,宣传入世思想,与宗教文学的幻想彼岸世界,鼓吹出世主义形成尖锐的对立。欧洲中古世俗文学虽不承上,但却启下,其表现有四:一是梦幻手法,影响了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歌德的《浮士德》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二是象征手法打开了1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的通道;三是骑士传奇为近代欧洲小说之母体,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奠定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之特色;四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歌颂贤明君主,乃承袭世俗文学之衣钵。

——摘编自刘连青《中古欧洲文学面面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教会文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中世纪文学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特奥蒂瓦坎古城是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处。这座古城建立于公元前15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兴盛于6—7世纪。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特奥蒂瓦坎古城(     
A.是古代玛雅文明的杰出成果B.与隋唐长安属于同时代名城
C.与印加帝国崛起的时间相同D.毁灭于葡萄牙人的殖民扩张
4 . 如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亚历山大里亚威尼斯欧洲消费国
1—210—1414—18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4-04-24更新 | 7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当前,多元文化主义逐渐从澳大利亚社会的边缘观念发展为社会的核心理念,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并致力于将澳大利亚社会建设成为“全球一致,无人种,肤色或国籍之歧视”的“幸运之邦”。这一现象(     
A.与大洋洲开发的历史有关B.是知识精英融入的结果
C.促进澳洲管理体制多元化D.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主要强调(     
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C.阿拉伯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2024-04-21更新 | 140次组卷 | 110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时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此历法为据,这表明(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阿兹特克历因其精确而为美洲多数地区使用
C.阿兹特克历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D.阿兹特克历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联系
2024-04-10更新 | 56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为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的封面,图中青年学生头顶上方为“LA JEU-NESSE”(法文“青年”),该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法语刊名。对如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新青年》(     
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B.彰显了文学革命对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D.折射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内涵
9 . 开元十年(722年)六月二日,唐玄宗将御注的《孝经》颁于天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颁布了御制《道德经注》,并御注了佛教的《金刚经》。材料表明,唐玄宗时期(     
A.道教失去独尊地位B.儒家思想逐渐式微
C.佛教受到一定冲击D.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10 . 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2024-04-02更新 | 87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