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大跃进运动迅速展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法国学者白吉尔认为: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促成“黄金时期”到来的主要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快速增长
④“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人在形容官营手工业作坊生产漆器时说:“一杯圈用百人力,一屏风就万人功”。这主要说明官营手工业
A.生产由官府垄断B.标准极高不计成本
C.产品到市场销售D.管理严格技术保密
4 . 据《第一回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约四千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一亿多元,且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清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C.实业家爱国精神的推动D.日本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5 . 列宁说:“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的……。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
A.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B.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6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019-08-22更新 | 6553次组卷 | 10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情景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该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进行社会立法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以工代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项目指数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
易下降
失业人数
美国46.2%75.5%1700余万
德国40.6%70%近600万
日本8.4%50%近300万
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

A.来势特别猛
B.波及整个世界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破坏性特别大
2019-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汇合交融
B.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C.确立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D.使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使列国的生产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春秋中后期牛耕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牛耕的推广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成为可能,这就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男耕女织的综合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材料二:全国棉布应有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

时间项目1860.年1894年1913年
手织布所占比重96.8285.8565.17
其中:农村土布96.8285.8563.89
机制布所占比重3.1814.1534.83
其中:进口机制布3.1813.3632.57

(注:手织布包括农村土布和改良土布,机制布包括进口机制布和国内机制布)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进口机制布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