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0 道试题
1 . 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图。宫城分为三部分:太极宫是皇帝寝居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东宫是太子的居所,掖庭宫是宫女居所。宫城之南的皇城是一些政府机构的所在地。根据三省的分工特点,尚书省最有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受命于债务奴役大行其道的危机时代,全国大部分土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雅典社会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动乱。梭伦痛恨贵族的为富不仁,也指责穷人的贪得无厌,他使两者各得其所,所依靠的只能是中间阶层,即工商业者。梭伦的财富原则正是在贵族与新兴工商业中产阶级之间找到的结合点。可见,梭伦式政体体现了贵族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而且即便从近代民主的标准来看,梭伦时代的民主程度已令后人惊愧不已。

——摘编自毕会成《庇西特拉图:带卫队的“梭伦”——庇西特拉图的历史地位谈》

材料二   由于罗马共和国的繁荣与强大,不满足自己的领土,于是进行长久战争。这些战争使罗马将整个意大利甚至到欧洲大陆统一于其霸权之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组织。罗马市民同这些组织内的居民产生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并使各种各样的关系予以承认和确定。承认和确定这些关系,就必须要有各种不同的法律对其加以调整和使用。于是在罗马帝国中产生了万民法,专门用以调整处理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摘编自易国春《从万民法到国际统一实体法:国际私法的终极追求——简论国际私法与冲突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法制发展的共同原因。
2021-08-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
材料二

图10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文明发祥地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材料二反映了哪国人的商业活动状况,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材料二中商业活动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5 . “思想家们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人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人类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
A.引发近代自然科学兴起B.引导人们关注现实世界.
C.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2021-07-01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辽宋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见下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021-06-04更新 | 1093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乡里豪族凭借着经济实力让自家子弟念书,由此成为儒生,进入士林。这些子弟进而明经入仕,进入官场,在获得政治权力后,反过来又强化了其乡里势力(如下图所示)。这
A.保障了政治清明局面B.体现了政治的封闭性
C.扩大了官僚队伍来源D.提高了选官的公正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图,该图反映出

A.腓尼基人最早使用文字B.西亚文明对人类的贡献
C.人类文字具有共同的源头D.字母文字是人类使用最多的文字
9 . 历史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之间总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根据下列图表的逻辑关系,椭圆处最有可能是
A.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
B.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工人运动从此有新的系统的理论指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1年,当俄国诗人普希金得知拿破仑去世后,写下了一首长诗《拿破仑》:

……

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

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给世人。

——摘编自李宏图、郑春生、何品《拿破仑帝国·前言》

材料二   无论是1802年的《亚眠条约》,还是1807年的《提尔西特和约》,都基本承认了法国业已夺取的领土和享有的优势。但拿破仑欲壑难填,他不仅要牢牢地占有“自然疆界”,还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不满足于做法国的第一执政,而要做与中世纪查理大帝相媲美的“皇帝”。……他不断打击和削弱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盟。他不断收紧“大陆政策”的绳索,不仅激起了伊比利亚半岛人民的起义,也使得沙皇亚历山大与之分道扬镳。……当他在俄罗斯铩羽而归、帝国已分崩离析之际,他仍拒绝梅特涅的条件。所有这一切,不仅将更多的国家推向了法国的对立面,也最终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对俄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