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2017年6月~2021年6月我国对功勋模范人物的表彰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今我国
时间表彰
2017年6月“八一勋章”(10人)
2018年12月“改革先锋”(100人)
2019年9月,2020年8月“共和国勋章”(9人)。“国家荣誉称号”(31人
2019年9月、2020年11月“友谊勋章”(7人)
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勋章”(10人十10个集体)
2021年6月“七一勋章”(29人)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民心B.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
C.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
2 . 2021年4月14日,日媒称日本“番茄酱之王”停止进口新疆番茄。据统计,2019年和2020年新疆番茄产量均超过800万吨,日本整个国家进口新疆番茄酱的数量排在第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栽培的番茄的祖先是櫻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番茄。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番茄作为观赏植物,到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首次将番茄做出植物学描述,将其进行分类和定名。番茄于17世纪传入菲律宾,被改良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中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清代汪灏的《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莴。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材料二  从16世纪番茄栽培向外传播到现在,栽培番茄的品种形成了三大系统。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一号和罗马。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代表品种有创财和最佳。美国系统:果实中型至大型,适应性强。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番茄品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番茄的洲际传播轨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番茄传播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2021-05-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97年,香港GDP为1.34万亿人民币,到2019年,香港的GDP已达2.52万亿人民币;2020年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香港 GDP下降6.1%,但 GDP也达2.41万亿人民币,人均GDP高达32万人民币。2021年5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最新的经济数据,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8%,是2010年以来最快的增长,此外,出口创新高、失业率急剧下降……据此可知香港
A.香港经济政治持续发展B.成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C.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D.始终坚持“爱国爱港者治港”
2021-09-06更新 | 678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铁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会“热词”反映时代大势,也折射社情民意。下表是近五年两会高频“热词”的汇总

时间热词
2018反腐败斗争 社会保障 脱贫攻坚 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
2019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   脱贫攻坚 环境保护   社会治理
2020经济运行   全面小康   公共卫生   农业   对外关系
2021远景目标   民生刚需   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   科技创新
2022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   社会保障 社会治理   国家安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开展的科技战和2020年的疫情冲击并没有影响中国专利申请量,2019年和2020年中国连续两年专利申请量都维持世界第一的水平,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接近7万个,比2019年增长了16.1%,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都排在了中国的后面。这可用于说明(     

A.中国的科技实力在不断提升B.中国知识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C.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2022-12-23更新 | 692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宜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近几年我国新列入的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中国已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8项。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的共同价值在于它们能够(            
年份地点项目
2016年广西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2017年福建厦门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2019年浙江杭州良诸古城遗址
2021年褔建泉州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A.代表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B.体现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C.展现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D.成为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标志
2023-06-27更新 | 9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7 . 【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中国的儒家世界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具有内向性的社会。中国的这种内聚性,并非当时才有的一种新现象,它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起就有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

材料二   共产党执政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课题,也是毛泽东艰辛探索的课题。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和苏联、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国家治理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探索和创新。

——摘编自2019年11月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江宇《毛泽东如何探索国家治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动荡。在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新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心揣愿景,在探索契合新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促进了新中国的安定团结与恢复发展,亦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2020年02月06日人民网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中国文明具有内聚性和连续性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模式,至少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19年8月李子柒成为成都非遗推广大使,12月14日获得《中国新闻周刊》“等度文人物奖”。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Yol1d~订培刷新了“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李子柒迅速走红(     
A.源自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B.得益传统文化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
C.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偏见
D.是现代商业炒作和文化殖民主义的结合体
9 . 下表所示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7月对世界经济增长率分析的数据(上年=100,单位:%)。该数据反映了表3
地区/时间2020年2021年预测值2022年预测值
世界-3.26.04.9
发达国家-4.65.64.4
发展中国家-2.16.35.2

A.西方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泥潭B.东方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C.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D.世界经济发展呈渐变的态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隆平(19302021年),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袁隆平却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于是,他通过一点一点地观察、寻找、研究,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杂交稻亩产量。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80年代以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造福全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的梦想,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袁隆平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之崛起与创造,也是全世界、全人类之福。

——摘编自吴双江《袁隆平:初心依旧,梦想不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隆平研究推广杂交水稻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9-02更新 | 40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