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7 道试题
1 . 李小明课堂笔记里关于某条约认识的整理: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使馆界称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表明该条约所反映的突出时代特征是(     
A.国内阶级矛盾服从中外民族矛盾B.中外民族矛盾服从国内阶级矛盾
C.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D.中外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2024-06-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开幕前夕,西班牙邮政部门发行了四枚纪念邮票,画面分别为曾经举办过世界博览会的城市。能够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邮票是(     
A.B.
C.D.年 伦敦
2024-03-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古代中国的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史载三国时曹操每日带人登观稼台,观看各处的庄稼长势,察看天气,测定晴雨,及时告知田间耕作的百姓。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农立国B.抑制商业C.封建迷信D.以民为本
2024-03-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不断分裂瓦解。诸侯国纷纷推行地方征兵制度,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龄的男子,都要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或两年。这表明当时(     
A.宗法制度瓦解B.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C.赋税徭役繁重D.奖励耕战普通推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韧性,即柔而不弱、刚而不脆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和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表达。近代以降,帝国主义加之国内的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将中华民族的“弯枝”压到最低点,人民陷入亡国灭种的深渊,看不清中国要到哪里去。将历史的“弯枝”以救亡图存的保护机制、动力机制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反弹出去,成为民族韧性指引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的最深刻的根据。

——摘编自《民族韧性:民族复兴进程的透视》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以“韧性”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2-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留下很多成语典故,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与下图所示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是(     
A.三顾茅庐B.赤壁之战C.走马观花D.草木皆兵
2024-02-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代刘向道出了封禅礼的重要意义:“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即封禅泰山乃改朝换代且天下大治后所行之礼。按刘向说法,有资格举行“封禅礼”的帝王是(       
A.汉文帝B.汉光武帝C.魏孝文帝D.乾隆帝
2024-0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洋务新政时期,冯桂芬对“师夷长技”唯在“技”有所发展。他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力、军民不隔、名实相符“不如夷”的地方,但认为解决之道“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 由此可知,冯桂芬(     
A.重视军事和民用工业的结合B.以自强求富为新政目标
C.坚持向西方学习各方面知识D.没有摆脱其阶级的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嘉靖时期关于东南沿海倭患的部分记载。由此可推知,嘉靖时期(     
《献愚忠以图安攘事疏》至于柘林等处之贼,名虽倭夷,而沿海奸民实居其半
《虔台倭纂》倭夷……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其人众,其地不足以供,势不能不食其力于外
《皇明四夷考》闽、浙、江南北、广东人皆从倭奴,大抵贼中皆华人,倭奴直十之一二
《太平县志》昔之为寇,一谓倭也。今之为寇……率闽浙贾人耳
A.海禁政策客观上助推了倭患B.人地矛盾导致了社会危机显现
C.商人社会地位呈现降低趋势D.日本海盗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很多文化中心都出现了玉器。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各地玉器各有特点、形态各异。然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玉器形制各方面越来越接近,甚至完全一样。据此可推知(     
A.国家早期形态初步形成B.文化中心之间存在交流
C.贫富分化已经较为明显D.中原文化居于主导地位
2024-02-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