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对蜀的政治改造,是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公元前314年秦灭蜀之初,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用的政策。到秦昭王时,由于泰在蜀地成功地进行了土地制度变革,造就了大批拥护秦国政权的个体小农,从而争取到广大蜀人的支持,使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的时机臻于成熟,因而借口“蜀侯馆反”,诛之而国除。公元前311年,泰惠文王令张仪、张若修筑成都城池,将商业市肆集中到少城南部加以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很大的“成都市”,推动了蜀地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蜀地的工商业者也成为秦制的积极拥护者。秦对巴蜀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的改造,从根本上使巴蜀从原来的独立王国转变为统一王朝之内的郡县,“法令由一统”,成为以秦王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光荣之一员。

——摘编自段渝《论秦汉王朝对巴蜀的改造》

材料二   综观整个清代,四川地区在清朝经略西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境内的康区,“东起打箭炉之折多山,西至前藏之丹达山”,是四川的通藏要道。清人曾言:“本朝抚辑西藏,至于再,至于三,均由四川之打箭炉征兵入藏。”清朝在四川通藏要地储备粮饷,以随时应对西藏局势,清军入藏的军饷、驻藏官员俸禄和西藏僧俗官员津贴的供给,均由四川负责清代规定,达赖和班禅需要定期遣使进京朝贡,西藏使者进京时,四川地区有护送、查核和管理的职卖。总之,清朝对西藏的经略离不开四川在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现了作为朝廷直辖行省对于藩部地区的控制价值。

——邓涛《藩部经略与直省支撑—四川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对于蜀地的改造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四川在清朝经略西藏中发挥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四川地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2024-02-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明以来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借口向朝廷纳贡,把负担加倍摊派到百姓头上,“其征之私橐不啻百数十倍,而输之仓库者,十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当地百姓咒骂土司是“生补”、“穷补”、“嫁补”、“娶补”直到“死补”。据此推之,清政府改土归流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西南边疆管理B.推动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C.因地制宜处理各民族关系D.减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百姓负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及西北边陲的军事胜利,中原与西域之间的道路终被贯通,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汉政府“自敦煌西质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从而保护中西商贸往来。

——张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立法》

材料二   唐代的帝国版图较之前朝有了很大扩展,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唐政府对陆上和海上的对外贸易极为重视……唐时期的海外贸易主要来自东、南两个方向,与唐交易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新罗、南海诸岛国、印度、斯里兰卡、大食(阿拉伯)、波斯等。唐政府规定,蕃商不能轻易上岸、随便交易,每至各道,必须奏报,这些都由蕃长负责。市舶使通过蕃长对蕃商的货物逐一检查登记,即然后依据法令抽税或禁止没收违禁的货物……唐王朝允许蕃商在中国内地自由定居、营业,并且在蕃商较多的城市划出一个固定区域——蕃坊,依照其本国法律和习俗进行管理。唐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除此之外,唐律还保护蕃商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张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立法》

材料三   清政府在允许海外贸易的同时,又制定出许多限制出海贸易的条例。诸如对出海贸易的货物作了具体规定,粮食、兵器、木板、铁器、火药、土硝、硫磺、水酒等都被视为是违禁品;严禁将船只卖与外国人,“如将船卖给外国人,造船人与卖船人皆立斩。”……出洋人员要随时受到严格稽查,禁止民人留居国外,有违者,“解回立斩”;清政府还规定渔船不得海外行商,“渔船出洋,不许装载米酒,进口亦不许装载货物,违者严加治罪。”

——张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立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2024-0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秦朝汉朝唐朝两宋元朝明朝清朝
中央
管理
典客大鸿胪礼部
鸿胪寺
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时战时和榷场贸易宣政院礼部
鸿胪寺
理藩院
管理措施军事措施修筑
长城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北方)
灭东突厥
(西北)
灭西突厥
(西北)
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南方)
征服越族地区
行政措施(东北)乌桓校尉(东北)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东北)
设都司、卫所、授封女真首领
设行省(北方)
战争、和议、册封鞑靼首领
(北方)
盟、旗行政单位
(西北)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
(西北)
安西、北庭都护府
(西北)
宣慰司、北庭都元帅府
(西北)
伊犁将军
(南方)
南海、桂林、象郡
羁縻南方(西南)
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行省(西南)
土司制度
(西藏)授封僧俗首领
(西南)
改土归流(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
其他和亲政策移民屯田与吐蕃和亲、会盟

——据中外史纲要上、选择性必修一整理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主要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2024-01-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王阳明发挥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物”,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朱熹所说的绝对至上的“理”,被王阳明移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去了。这一主张(     
A.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B.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激励了人们格物致知以求理D.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
2024-01-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明中叶以降,政府的财政收支,大都改用银两折纳与计算;原来以米、钞支给的官俸,逐步改用银两,本色俸米一石以银二钱五分支给;赋税也作了相应性变化,把相当大部分折成银两收缴,出现了金花银,以后又把徭役折成银两。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海禁开放使白银大量流入
C.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D.赋税制度改革的有效推动
2024-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朝贡贸易的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明朝政府以此为借口,关闭市舶司,中止日本与明朝的朝贡贸易。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A.朝贡贸易走向终结B.民间走私贸易得到发展
C.东南沿海倭患兴起D.对外交往开始闭关自守
2024-01-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图,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强化六部职权的诉求B.以提高中央行政效率为出发点
C.有利于防范权臣专权乱政D.为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政府奠基
2024-0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朝商人人数增多,资金雄厚,开封城中,坊郭户的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李覯在《富国策》中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同时商人可以入仕,致使官商一体。材料反映出宋朝(     
A.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B.商人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C.传统社会出现新变化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2024-01-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小麦原本以中国北方为主要栽培地区,北宋末南宋初,南方对小麦的需求量骤然增加,南方农民种麦的积极性得到刺激。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B.政治局势发生较大变动
C.稻麦复种制度的推广D.海外贸易发达需求量大
2024-0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