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以下是太平天国颁发的一张税捐执照,这则材料最能够说明,太平天国(     
A.凸显了小农的阶级局限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背离了早期的土地纲领D.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2 . 202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10年前提高了0.052。这表明我国(     
A.粮食总产量得到极大提升B.农业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粮食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型D.农业生产实现连年高速增长
2023-02-2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英国一国占世界资本输出总量的近一半,远远超过了占第二位的法国。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从贸易收支角度来看,英国从海外投资地获得的利益,或者从海运以及劳埃德公司等有名的大型保险公司等得到的收入,使得财政出现大幅盈余。世界资本主义体制虽然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英镑持续维持着世界经济基础货币地位的事实中就有着这样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目前来看,美元国际地位下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人民币等世界主要货币可能成为国际外汇储备的重要币种。中国要加快自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要素市场的竞争和开放,减少收入差距,解决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引起的经济矛盾,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编自曲双石、谭琦《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评价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2023-01-12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以工代赈起源甚早,可追述到先秦时期。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灾荒之年兴建宫室台榭,并雇佣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秦汉以降,以工赈救荒的议论和实践的记载相对较少,但也偶见于史籍。如西汉末,司空桓谭曾设想把治河工程的建设者定位在浮食无业贫民,期望在治河同时发挥济贫的效用。至唐代,以工代赈的记载稍多,且其工赈多与水利工程有关。宋代是以工代赈发展的重要时期,首先是工赈实践增多,其次是宋代工赈成为国家政策,并制定有相应的制度,三是富民在工赈中表现突出。此外,宋代在工赈的理论观念上继承了传统的认识,并将其写入救荒专著,对后世产生影响。元代救荒体制比较完善细致,而工赈似未能如宋代成为国家政策,但作为救荒手段仍然被运用。以工代赈在明代比较发达,包括公共工程和私家兴造,其中以水利工程最多,此外则有修整学校、城防、寺观等建设工程。明朝廷对工赈逐渐重视,官府是明代工赈的主要力量,但始终没有确立相应的制度,临时性质明显,同时富民的参与力度也非常大。总之明代工赈的普遍化使工赈在救荒中的地位得以牢固树立,清代工赈继续沿着这一趋势发展到高峰,其主要表现是工赈上升为国家政策并制度化且蕴涵了一些近代工赈的元素。其预先规划的思想,突破了古代工赈的“临时”性质,更具计划性;而其政策中雇佣“穷民”的思想也是对“饥民”范围的扩大。

——摘编自张兆裕《明代的工赈述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以工代赈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以工代赈”展开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1866至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进入巅峰时期,其中汉口茶叶出口占全国总量的34.3%…此后,随着英国购买市场的转移,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受到冲击,但由于俄国市场需求的旺盛,汉口茶叶出口仍保持上升趋势。这反映了(       
A.市场开拓影响贸易兴衰B.英国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C.茶叶出口呈现多元格局D.汉口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金融制裁,包括冻结其外汇储备,“美元武器化”引起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担忧,并让“去美元化”从原本边缘性的想法一下子成为这些经济体的一种政策考量。如俄罗斯改用卢布和人民币,印度央行宣布建立卢比贸易结算制度,一些国家想要筹建新的全球结算系统。这反映了(     
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B.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主导
C.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世界货币体系实现了多元化
7 . 有学者据《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名字,以孝为字者甚众,较带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之”“道”“灵"僧"等远为普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A.三教合流趋势日益明显B.民族交融使社会思想趋于集中
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D.正统观念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8 .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让纳内说:“我和所有的欧洲人一样,对美国文化持心动的态度。确实,美国的文化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但是,应该说现在的趋势非常危险,我敢肯定我们的后代所拥有的世界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的。”其意图是(     
A.宣扬维护文化的民族性B.防范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C.强调美国文化的优越性D.警惕文化扩张引发战争
2023-05-23更新 | 678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9 . 据统计,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对全球安全倡议表示赞赏支持。这反映出(     
A.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呈现加快趋势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完善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国际共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图1、图2是宋朝小品(小尺寸)花鸟画。该类作品状物精微,力求构思新奇,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在中国花鸟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据此可知,这类绘画(     
A.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具有科学求真的精神
C.体现了文化世俗化趋势D.承载文人的价值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