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中书省臣上奏:“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所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命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这反映出元代科举制(     
A.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B.批判性继承前朝科举制度
C.有利于稳固封建统治的基础D.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2 . 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低效、腐败等痼疾。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据此可知,文官制度的确立是由于(     
A.工业时代管理效能的需要
B.议会政党政治竞争的结果
C.启蒙思想家进行精心设计
D.英国内阁制度的不断完善
3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有所调整:以租代建、转租为售成为新方向,私有化进程开启。此后,纽约保障性住房短缺现象愈演愈烈,20世纪80年代后,无家可归者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线”。上述调整源于(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B.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
C.国家经济政策调整D.自由主义的再次兴起
2024-01-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人工智能(AI)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下表是人工智能(AI)部分应用场景分析表。据此可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     
下表人工智能(AI)部分应用场景分析表
教育智能作业批改、辅助教学、自动化辅导
制造产品质检、工业机器人、智能运维、智能供应链
金融智能投顾、风险评估、AI反欺诈、身份认证
医疗疾病预测、医疗影像、制药研发、健康管理
零售智能结账、无人商店、智能配货、智能物流
交通自动驾驶、智能调度、交通控制、智能停车
智能家居智能宅配、智能管理、家庭机器人
A.缓解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B.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持续繁荣
C.推动了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2024-01-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医药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据此可知,中医(     
A.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B.是比西医先进的医学
C.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D.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2024-01-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70年1—2月,中美在华沙举行了两次大使级会谈,并取得重要进展。10月,尼克松向中方传达了希望派特使秘密访华的想法。同年11月,周恩来作出答复,同意美国特使到北京商谈解决台湾这个关键问题的办法。材料可以印证(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C.中美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D.中国冲破了美国外交上的孤立封锁
2024-01-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耕犁也有所革新,除制造全铁的犁铧外,还创造了犁壁。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铁制农具广泛使用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农业生产体系完备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2024-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汤去世后,伊尹继续辅佐嗣君。据传,第四任商王太甲(汤之孙),“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将他放逐禁闭,自行摄政。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乃归政于他。上述现象表明(     
A.王位世袭制尚未确立B.伊尹受儒家思想影响
C.王权受到一定制约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2024-01-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工业革命在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困等社会问题。针对贫困问题,英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济贫措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受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影响,资产阶级宣称贫穷是由懒惰和道德问题所致,济贫只会滋生懒惰和贫困,因此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不是养活过剩人口,而是用某种办法尽可能地去缩减过剩人口。在这种以惩治懒惰来根治贫穷的济贫基调下,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取消了院外济贫,确立院内济贫制度。济贫院实施监狱式管理,家人要被拆散,按年龄、性别分别居住。在当时的济贫院里,除体弱多病者和7岁以下儿童外,其他人都必须劳动,而且多是从事一些危险且经济效益低的苦力劳动,如砸石头、扯麻絮等。

——摘编自郭家宏《富裕中的贫困:19世纪英国贫困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济贫院逐渐消失,英国的贫困问题开始有了很大改善。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缘于伪善和惩罚性的济贫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反抗济贫院制度和《济贫法》的斗争不断涌现。1838年元旦,英国工人组织群众集会,号召人们不要再忍受妻离子散、苟延残喘的监狱式生活,要废除罪恶的法案。1842年5月2日,英国发生了工人请愿大游行(又称宪章运动),工人阶级逐渐认识到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政府应为他们的贫穷、失业和悲惨现状负责。是年8月20日,还发生了失业工人袭击斯托克港联合济贫院事件。

——摘编自李家莉、江橙《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贫困与济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院内济贫制度出台的背景和济贫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贫困问题逐渐得到改善的原因。
2024-01-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04年颁行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民法典》,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首创和典范,对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其颁行之后,欧洲的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丹麦、罗马尼亚、葡萄牙等国,拉丁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国,在开展本土的民事立法之时,均将《法国民法典》作为蓝本。

——摘编自张玉涛《论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历史逻辑》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要是将自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为止相继制定的各相关法律加以修改、合并、编纂而成的,是体现21世纪时代特征的法典,其法律条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法律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顺利通过及实施,关键是具备了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

——摘编自[日]高见泽磨著,魏敏、陈凤华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历史与未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出台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备了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史实依据。
2024-01-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