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1 . 清代奏折制成为固定制度前,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草拟文书,形成谕旨,由军机处密封,函面上书“办理军机处封寄某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处某官开拆”。廷寄到达后,由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其他人代拆。据此可知,清代(     
A.军机大臣的位高权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
C.军机处的保密性极强D.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2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小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收集到如下素材:《“复兴号”与“和谐号”相会的一瞬间》《“神威·太湖之光”: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行走》。据此判断,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中国快速增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
B.“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C.“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图可推知,西汉时期(     

西汉中期手工业分布图
A.大规模商业活动频繁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南北方经济联系薄弱D.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2023-09-07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上半叶地域化经济体的全国性组合示意图


——摘编自方书生《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形式与内容》

材料二:近代的开埠通商,不仅使中国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也使得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在中国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登陆并壮大,从而导致港口—腹地这一先进生产力空间扩散和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的形成。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交通和通信体系的形成和扩大,促使近代中国经济地理格局最终形成。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呈现上述特征的背景。
6 . 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相互制约的收入、支出、保管、审核系统;规定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上至边区政府主席,下至乡政府乡长,都不发薪饷,实行最低的津贴制度(每月津贴只有一元五角到五元),其收入不得超过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这些做法(     
A.表达了全国民众抗战的决心坚定B.体现了政权建设的人民属性
C.标志着延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实践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 . 1981年,专业户在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开始出现。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专业户已达农户总数的13.6%,经营内容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加工、运输、服务、文化、卫生等行业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显著B.得益于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
C.促进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顺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8 . 汉末魏晋时期,乡贤辈出,如陈龛、王烈等。史书载:乡村发生争讼,都寻求陈龛判正,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有盗牛者被抓获时,发誓改过自新,且曰“幸无使王烈闻之”。上述现象(     
A.推动了民风根本转变B.缓解了社会政局动荡
C.巩固了儒学统治地位D.填补了乡村治理缺失
2023-08-30更新 | 99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5年京汉铁路通车,再加上湖南等地开辟内河轮船航运,过去出产不多或难以外运的棉花、芝麻、大豆、花生、桐油、禽蛋等内地土货,在出口贸易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过去,汉口以“茶港”闻名中外,出口土货中茶叶一直居于首位。但到1909年,芝麻的出口值已经超过茶叶。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已经转化成了现代经济B.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解体
C.交通运输发展助推农产品商业化D.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2023-08-30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85年5月,党中央推行教育改革,改革高等教育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办法……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这表明,我国教育改革(     
A.厘清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B.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C.开启了我国高等院系调整的历程D.解决了国家财政收入紧张的问题
2023-08-29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