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773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内容见如图)。其主张(     

A.是对洋务救国思想的延续B.与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一致
C.体现了浓厚的实业救国色彩D.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
今日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山东淄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A.物种出现全球交流B.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今日更新 | 130次组卷 | 8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0 世界古代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江西·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7年,斯大林在《国际形势和保卫苏联》的报告中重申:“现在战争问题是当前的基本问题。”1928~1929年间,苏联开始面临缺粮危机,以粮食出口换取外汇,然后从国外购买工业设备和技术的战略无法实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断言“落后就要挨打”“放慢速度就等于自杀”,号召进行高速工业化,自然能够一呼百应。据此可以推断(     
A.苏联国家制度体系仍具一定优势B.经济大萧条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必然性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调
今日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河北邢台·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91年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化、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希望西方国家每年向苏联提供300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帮助苏联继续经济改革,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表示,在苏联经济改革成果未明朗之前,拒绝给予其大规模的财政援助。由此可以得出苏联(     
A.改革仅限经济体制改革B.作为主权国家名存实亡
C.将终止私有化改革进程D.改革出现重大战略失误
今日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4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大发展-【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江西·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印加帝国实行人口迁移制度,将新近被征服的有反叛倾向的部落迁往内地,而以可靠部落的人口取而代之,还将最忠诚的勇敢部落的人口迁移到边关据点。印加帝国的人口迁移制度(     
A.有利于强化对帝国的认同B.旨在提升国家基层治理水平
C.完善了国家行政管理体系D.实现了边疆统治秩序的稳定
今日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0 世界古代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如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A.钢铁B.棉纱C.米D.棉布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倒计时3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024·江苏南京·二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昨日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湖北十堰·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了农村赈灾和反共的政治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将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付诸实践,开始用行政命令主动发起农村合作运动。在“救治农村”“调节农村金融”的口号下,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宣传,将城市银行的剩余资金贷往农村,创办信用合作社。1928年,国民党中央执监会通过了《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建议案》,将其规定为国策运动之一。“经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提倡,始逐步具体化、普遍化,益以各方面的推动,合作事业之进展逐日形蓬勃矣。”但终因未能改变封建制度,农村合作运动未能起到挽救农业危机和复兴农村经济的功效。

——摘编自傅宏《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二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解决中央苏区粮食极度缺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并设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负责管理。19302月闽西根据地发布的《合作社讲授大纲》作为第一个向群众系统讲述合作社的宣传材料,提出了合作社的多项原则,如合作社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社员必须是自动结合的,等等。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推动了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如他们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在反经济封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葛文光、李录堂《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合作社的历史沿革及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区农村合作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昨日更新 | 12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9 . 印欧人的迁徙历时数千年,开始之时,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奴隶制国家由点到面,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A.扩大了游牧文明的影响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
C.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D.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昨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倒计时11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024·江西南昌·二模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在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任职期间,明确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建交建议,但1933年美苏却在短暂的10天时间里,就困扰双边关系的主要问题很快达成一致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转变(       
A.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B.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C.遏制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D.源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淡化
昨日更新 | 187次组卷 | 8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