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下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2021-11-06更新 | 168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战役地理分布图(时限1931—1945年,以攻取县级以上单位的战役为准)。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抗日战争中战役分布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的信息可以是整个中国的,也可以是某个区域,分析须有史实依据)
3 . 中国有超过4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而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距今(2019年)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沙土志》。而最早将台湾纳入中国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是
A.三国B.隋朝C.元朝D.清朝
2019-07-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2020-12-26更新 | 685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
5 .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2018-06-09更新 | 12570次组卷 | 15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
6 .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中外朝制度
2019-11-13更新 | 210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法律特权
2019-10-05更新 | 146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靳辅,清康熙时一代名臣。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疏请行沟田法——沟土累为道,道高沟低,清则泄水,旱以灌田”。三藩叛乱时,他在池州、安庆等地部署军队,既维护了地方安定,又有力支援了江西地区的平叛战争。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提出了治河方针:“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它采用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创造性提出“寓浚于筑”等治河方法。从而使黄河安流了30年,漕运亦安全畅通。


(1)根据材料,概括靳辅的为政业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靳辅身上体现出的品质。
9 . 2016年11月11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最伟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推动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10 . 材料一   (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三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秦制”是指什么?材料一对“秦制”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3)明清时期能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专制主义……变得更为凶暴”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