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一战后,中立观念被集体安全思想所取代,倡议集体安全的国联在盟约中废除会员国的中立权。国联成立后所有欧洲中立国都加入了国联。1936年比利时、荷兰宣布重返中立。1938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宣称中立,并表示“对所有国家友好,保持独立的坚定决心”。这表明(       
A.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失效B.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边缘化
C.国联委任统治制度面临瓦解D.国联集体安全机制走向衰落
2024-02-08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9年,北约组建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应对环境污染等事务,联邦德国代表在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完全有可能成为东西方谈判议程的起点,进而迅速达成协议,并采取措施“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我们的人民”包括欧洲分界线上的任何一方。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A.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外交重点B.强调北约的集体防卫功能
C.希冀以环保名义缓和冷战气氛D.重视北约内部的协商功能
2024-01-23更新 | 34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1年英国人在印度设立“印度星章”,星章拥有者位居英国骑士之列,截至1877年已达数百人。该头衔连同之后设立的“印度帝国勋章”,成为大多数印度人可以期待获得的仅有的欧式荣誉。这些举措(       
A.激发印度人民掀起反英高潮B.加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C.促使了印度种姓制度的瓦解D.强化英印帝国的统治秩序
2024-01-23更新 | 67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29年《利物浦水星报》刊登雨山桥实验的比赛广告,该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决定新建的铁路采用哪种动力。比赛吸引了10000~15000人参加,从哲学教授到机修工都参与其中,有人发明了“手动车”,有人发明了“轮足机”(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A.畜力仍是动力的主要来源B.民众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
C.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兴起D.机械力与畜力难以兼容
2024-01-23更新 | 65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晚清洋务运动所开启的,是一条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不归路,一旦开启,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就绝不会止于清末种种改良与改革举措所规定的界限之内。其“师夷之长技”的实质是经济变革,经济的变革、发展与其迟早必然引发的政治变革与维护清王朝统治之间的矛盾,对于清廷统治集团来说无疑是一道无解之题。所以,只有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方式使其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清廷统治集团才被迫以接受“优待条件”而无奈地退出历史舞台。但辛亥革命中存在诸多弱点,对旧制度的扫除并不彻底,传统守旧的政治势力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继续有待于新的时机与新的推动力量。

——摘编自李学智《清末改良与辛亥革命后的建设:以宪法、国会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3-12-16更新 | 1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自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的“隆庆开关”开始,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为止,全世界生产的白银约1/3涌入中国,其数量在3.53亿两到5亿两之间。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C.白银在中国以外毫无价值D.中国商品价格太高
2023-10-06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1769年,理发师阿克莱特(1732-1792年)发明水力纺纱机,获得了该项发明的专利权,之后创建了多家水力纺纱厂。1782年他雇佣的工人数已经达到5000名,资金不少于20万磅,同时期比较大的纺纱厂固定资产在300英镑左右。阿克莱特逐渐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纱厂主,晚年还被英王加封为爵士。这说明当时英国(     
A.专利制度激励了动力技术的革新B.生产组织从工厂发展为垄断组织
C.纺织业领域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D.生产领域变革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2023-09-05更新 | 53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8 . 唐代的德政类碑刻制造改写、传播带有神异色彩的传奇故事,具有神化地方长官的功能,甚至成为祠庙的替代品。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方治理重视社会教化B.儒学文化得到复兴
C.乡村文化活动更加通俗D.市民文化逐渐发展
2023-08-29更新 | 2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17—19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扩张。尤其在印度,东印度公司以洗劫宫廷国库、强征田赋、垄断贸易等方式,掠夺印度的巨额财富,印度成为英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这体现出英国(     
A.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B.重塑印度政治文化体系
C.确立殖民霸主的地位D.殖民扩张过程充满暴力
2023-08-29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0 . 史料一 和亲政策在西汉初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时两位最高统治者之间表面上的平等性和互补性为汉朝与匈奴进行谈判提供了相对合适的——尽管不是理想的——基础。和亲政策的启用并不仅仅是在与更强大的国家相处时为了建立一种“活路模式”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战略,其目的在于吸收匈奴领导阶层的下一代进入汉王朝的政治领域,借以压制匈奴这个独立而又充满敌意的国家。这一政策甚至可以被视作春秋时期婚姻外交的延续发展,表明汉王朝等候时机,并以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为代价以获取长远的政治目标。汉朝的制度性皇权和匈奴的神赐能力的酋长制这两种政治权力观念存在的巨大差异,甚至是不对称的,这可以说是和亲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美]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

史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史料三 顺治对达赖喇嘛的册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达赖喇嘛首次得到了清代中央王朝的册封,从此历世达赖喇嘛的认定都必须经过清代中央王朝。这不仅是西藏宗教界对中央王朝的认可,也是西藏僧俗民众对中央王朝的归附。尽管达赖喇嘛的称号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但一个蒙古汗王所赠之号与一国之君所封之号不可相提并论。

——摘编自《中国历史资料选编》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在西藏实行的册封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影响深远的原因。
2023-08-18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