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史前时期,粟是黄河流域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遗址都发现过粟。黍的分布与粟相当,是华北地区与粟共存的一种农作物。稻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面积十分有限。

商周至春秋时期,稻成为仅次于黍、粟的主要粮食作物,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遗址曾发现过稻壳的遗存。小麦从西亚传入并在黄河流域种植,甲骨文中多见“麦”字,战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修建的郑国渠、白渠、龙首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大为改善了当地的灌溉条件,小麦成为仅次于粟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水利条件优越的地区已经大量种植,较以往有明显改变。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黄河流域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域外传入的新粮食品种高粱、荞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荞麦因抗秋寒低温、生长期短的特点,在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明清时期,稻、麦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自然环境变化,黄河流域水稻种植面积明显缩小,同时小麦因灌溉技术的提高,替代黍、粟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种植最明显的变化,则是以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它们因具有高产、耐瘠、耐旱涝的特点,广泛种植于原来不适宜稻、麦生长的地区,全面改变了原来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组合形式。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黄河流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黄河流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影响。
2024-01-22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贵州)历史试卷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前期,不少人不顾海禁政策,冒险出海走私。到世宗嘉靖年间,朝贡贸易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私人海外贸易加快了发展步伐。嘉靖后期,解除海禁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隆庆元年(1567年)付诸实施,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开海禁后,朝廷对每年出洋贸易的总的船只数量和航行地点都逐步做了限制。从万历时期开始,每年到这地处东洋的菲律宾马尼拉的商船常在20到60艘之间,天启末年达到100艘。万历十七年的《陆饷货物抽税则例》共列举了100余种进口商品,除少量药暹罗红纱、番被、嘉文席、交趾绢、西洋布等手工业品外,绝大多数是胡椒、苏木、檀香、沉香、象牙、犀角等香料和奢侈品。

在明代后期,白银流入的数量也很大。从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生丝、丝绸、瓷器、铜器、铁器、食品、各种日常用具以及牲畜等,其中尤以生丝、丝织品,光器为大宗。

——摘编自毛佩琦主编《中国大通史·明(上)》

材料二   欧亚、欧美新航路辟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开始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为了适应商业形势的变化,银行、交易所、股份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各类新的商业机构应运而生。随着来自殖民地的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按不断上升的物价出售商品,大获暴利。美洲的橡胶、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3-04-02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三个高潮期,第一个是战国时期,商人势力成长、商业中心出现;第二个是唐宋后期,生活必需品逐渐成为商品交易的大宗;第三个高潮出现在明清,两者都是延续百年的统一王朝,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等都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与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转移,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第三个高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欧洲出现“商业革命”的历史事件,概括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简明指出中国的应对举措。
2023-02-10更新 | 28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