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71 道试题
1 . 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今日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迁徙、贸易与文化交流交融(选必3第3~4单元)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年至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美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得以发展B.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
C.西方殖民扩张开启了中欧交往D.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迁徙、贸易与文化交流交融(选必3第3~4单元)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1—13世纪,大量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进而掀起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由此可见,古代阿拉伯文化(     
A.民族特色十分明显B.是希腊文明的源头
C.影响欧洲思想解放D.贯通了东西方文明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选必3第1~2单元)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风在17—18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时几乎所有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做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是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西传”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材料题(高频考题10题)
2024高二下·北京·专题练习
5 . 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选择题汇编——世界史(北京专用)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2022—2023·天津部分区·高二下期末联考)为确保世界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确立的作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     
A.独特性和完整性B.真实性和特殊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D.突出性和完整性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战争与文化交锋及文化传承保护(选必3第4~5单元)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22—2023·天津河西区·高二下期末联考)拿破仑战争具有反封建、争霸、侵略三种性质,拿破仑对下列哪一国家的战争同时具有三个性质(     
A.英B.俄C.普鲁士D.意大利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战争与文化交锋及文化传承保护(选必3第4~5单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01年,攻陷了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动用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毁于战火的巴米扬大佛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巴米扬大佛的遭遇说明(       
A.地区冲突是摧毁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B.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要义是历史真实性
C.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D.《世界遗产名录》能够较好的保护文物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表为1801-1851英格兰若干大城市的人口变化(单位:千人)。这一变化的出现(     
伦敦伯明翰布里斯托尔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布雷德福
1801年108871615382754613
1851年2491233137172376303135104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C.加速了对外的殖民扩张D.根源于民众观念的转变
2024-06-10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期起,以“南京布”(出产地为江南松江一带)为代表的棉纺织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中国棉布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了直追瓷器、丝绸的出口商品。松江地方文献载:“近来中国人都从海外商贩,至吕宋地方,获利不赀。松人亦往往从之。”棉布与丝绸一起,构成了早期马尼拉中转贸易的大宗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据了马尼拉市场。英国输入“南京布”虽然较晚,但其输入量和规模远胜于欧洲各国。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十八世纪的三十年代首次贩运“南京布”,到了八十年代,公司每年贩运土布两万匹到英国本土,到十九世纪初更扩大到二十多万匹。“南京布”成为当时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贵族绅士追逐的时尚,女士的内衣、长裙,男士的裤子都大量地采用“南京布”来制作。狄更斯、福楼拜、大仲马等世界级大文豪也很熟悉“南京布”,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词语“nankeenbosom”,指的就是“南京布”。

——摘编自范金民《清代中外贸易中的“南京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南京布”畅销欧洲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成为制约英国新兴棉纺织工业资本家和散商对华贸易拓展的绊脚石。19世纪2030年代初,散商在华势力不断扩张,散商对棉布的投资数量不断增加,而此时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却在不断减弱,两者势力的此消彼长也导致其棉布投资贸易额的变化。

中英棉纺织品贸易趋势列表(单位:两)

年份自英榆华自华输英中国的出入超
18252632509375506743
182650200201628151428
1827194691649828455137
1828254636651989397353
1829299129493465194336
1830341929536616194687
1831500724160941-339783
183246895385050-383903
183362717422644-604530

数据来源:(美)马士著,区宗华译,林树惠校,章文钦校注《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4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摘自罗兴连《消费竞争生产变革:1819世纪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英棉布贸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英棉纺织品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6-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