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2023-06-10更新 | 77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李成历史研究室2021-2022学年高二7月学员学科素养竞赛测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一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指出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020-09-18更新 | 1066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94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从中可获得的信息有
国家类别                  年份1970年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①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发展中国家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③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④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5 . 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节贸易的规则
③中国在1995年加入世贸④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9-09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6 . 综合如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约 1770约 1790~1793约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
年份175517971835
指数42.7442.48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022-07-06更新 | 1689次组卷 | 11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7 . 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2022-06-08更新 | 5887次组卷 | 4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苏美尔城邦小国著名的有埃利都、乌鲁克、乌尔,国外亚达学家,一般把苏美尔文明与城邦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即欧贝德文化期、乌鲁克文化期、捷姆迭特·拉色文化期和早王朝时期。这些城邦规模都不大,但彼此主权独立,城邦设有长老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但其政治作用却日趋减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君权神授意识深入民主肌体B.个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建立
C.东方神秘色彩渗透民族血脉D.小国寡民不能适应日常管理
9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8更新 | 7040次组卷 | 89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10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日)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417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两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有关?《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列强的侵略发生了什么变化?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材料三: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