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内”,指的是中央政府或中央政权。所谓“外”指的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分权。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内轻外重”,反之则为“内重外轻”。内轻外重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这是汉、唐两代的教训。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的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灭国的危险,这是宋、明两朝的结果。因此,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轻重相维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因此历史总是循环不已,周而复始。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县分布的变迁

西汉西晋隋代唐前期
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2县会稽等5郡57县会稽等7郡43县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豫章郡19县豫章等6郡58县豫章等7郡19县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晋安2郡14县建安郡、临川半郡5县福州等5州28县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行政区划的变革从撤地设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整县改市,撤县设区到以乡建镇,走的是一条通过城乡整合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的道路。但变革的期望绩效与实际绩效存在一定差距,变革的经验和教训并存。

——摘编自杜蓓蕾《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种演变趋势的根本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县变迁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家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主要因素。
2022-10-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欧洲学者估算的19世纪的欧洲国民生产总值,但这样的估值在细节上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


表1部分欧洲国家的成人识字率(百分比)

国家1850年900年
苏格兰8094
苏格兰和威尔士67-7096
法国55-6083
普鲁士8088
意大利20-2552
西班牙2528

表2部分欧洲国家的小学入学率(每万人)

国家1830年1850年1900年
德国170016001576
英国90010451407
法国7009301412
西班牙4006631038
意大利300463(1860)881

——以上材料均出自(美)龙多·卡梅伦等著《世界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欧洲国民经济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估值受到质疑的原因。
(2)能否根据材料二论证材料一?请说明你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历史研究中收集史料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2022-10-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称,地理大发现的刺激及其之后的探险活动,并不是欧洲转型的唯一原因。欧洲文明内部长期且根深蒂固的紧张关系至少像来自外部的任何事物一样,也做出了贡献。这表明
A.影响历史进程因素是多维的B.历史叙述可以因时因事而异
C.外部事物可以改变历史方向D.某重大事件会影响历史发展
2021-10-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宋仁宗末年,科举考试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加严重。神宗即位之初,新、旧党中不少著名人士对于改革科举和振兴学校都持有基本相同甚至完全一致的观点。1071年,朝廷正式颁布兴学诏令,史称“熙宁兴学”。其主要内容有: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和科目,罢试诗赋声律等,改试经义论策、断案和律令大义等;诏令各州县兴建学校;在太学中严格实行三舍考选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生考选升补制度,使得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逐渐连成一体;除太学外,还设立专科类学校,如武学、律学、医学等。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二   辛亥革命以后,提倡职业教育、主张在中国建立职业教育制度的舆论在民初形成潮流。如最早提倡职业教育的是《教育杂志》主编陆费逵,他指出:“职业教育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非职业教育兴盛,实业教育必不能发达,民生必不能富裕。”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表文章,认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必须从职业教育入手。黄炎培撰写多篇文章,呼吁学习美国的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把职业教育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联系起来。19175月,黄炎培联合社会各界人士于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发表宣言,提出最终目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至此,职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摘编自谢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

材料三   20189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熙宁兴学”历史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1-10-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