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江淮以及苏杭地区,战国、西汉曾为瘴气重病区,但至隋唐时,瘴气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秦汉时,人们认为“南方恶地,疾病流行,环境卑湿”;但在唐人观念中,江南地区已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白居易曾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成为经济中心B.社会防疫经验丰富
C.南方农耕区的拓展D.北方流民大量南迁
2024-06-14更新 | 17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孔子编纂整理过的《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唐太宗以此为治国之准则,并且鲜明地提出“三镜论”;范仲淹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摘编自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

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民本思想,是出于对民的同情,带有浓厚阶级感情色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晚年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对民认识上的思想飞跃。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摘自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后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完成“飞跃”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对“民”的认识。
3 . 1904年,清廷接连颁布两道谕旨,令铁良南下勘查江南制造局新厂址、清查财政及考察军队。对此《东方杂志》指出其意无非“欲聚各省之财权”“收集各省之兵权”,归于政府。据此可知,清政府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统治B.为推行新政做必要准备
C.削弱地方督抚的政治权力D.防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往后看,试图按照理想中的古代大同模式来改造中国社会,《资政新篇》是向前看,试图通过效法西方,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全面实施了革命纲领B.致力于国家出路的探索
C.成功突破了阶级局限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3-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红船精神”,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畏艰难,开拓进取,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那段峥嵘岁月中形成了众多不同内涵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革命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摘编自郭立等《从“红船精神”到“伟大建党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3-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新中国的主要工业企业基本设在东北和华北地区。1964年,党中央提出要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将大批沿海工厂企业、科研单位向西部转移。党中央的做法(     
A.有利于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B.解决了西部的就业压力
C.实现了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D.消除了外部的军事威胁
2024-03-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放宽对外国在华媒体新闻报道的审查,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军政要员还经常接见外国记者,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谈话和战况报告。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A.借助外媒以获得国际的支持B.宣传了全面抗战路线
C.为统一战线建立作舆论准备D.沿袭了不抵抗的政策
2024-03-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在戊戌维新后呼吁:“以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陈独秀也认为:“盖一国人民之智力,不能建设共和,也未必宜于君主立宪,以其为代议制则一也。”二者都认为(     
A.传统伦理束缚了国人B.思想启蒙势在必行
C.西方代议制存在弊端D.共和制优于立宪制
2024-03-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民国初年,政府多次颁布“剪发令”,社会对此存在不同反应:政府官员、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主动剪辫;部分普通民众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被动剪辫;一部分清朝遗老、保守士绅、偏远乡村的人们反对剪辫。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习俗变迁存在地区差异B.北洋政府力主社会变革
C.移风易俗获得民众支持D.近代社会转型艰难曲折
2024-03-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末清初,伴随着传教士来华,西学也随之传入中国。下表是徐光启与外国学者合译的著作统计。徐光启的学术研究(     
中方译者外方译者合译著作所属学科
徐光启利玛窦《几何原本(前6卷)》《测量法义》《测量义同》《勾股义》数学
熊三拔《简平仪说》《崇祯历书》等历局集体译书成果共135卷天文、历法
汤若望等《泰西水法》水利
A.彰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B.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颠覆了士人传统的夷夏观念D.助推了西方的文化侵略
2024-03-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