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面的“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而成的。导致出现如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行
2 . 下图为1960年和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城镇人口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D.“四个现代化”目标已实现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图片来源: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材料二: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银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摘编自叶葒《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发展趋势的看法。
2022-09-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从194910月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制度建设和外交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三个峰值出现的推动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