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承包制在国有企业中广泛推行。如图所示是1988-1990年中国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亏损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B.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C.市场经济体制举步维艰D.传统发展理念影响较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在西周中期至晚期前端的百余年中,井氏家族成为赓续绵延的法官家族。周恭王时期,井氏家族的宗子井伯曾以审判团首席法官的身份处理裘卫诉邦君厉一案;传世的青铜器曶鼎铭文记录了井叔处理贵族曶与限之间争讼的案例。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被烙上宗族印记B.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C.审判权是诸侯的重要权力D.传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
2024-03-18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地方主义情绪泛滥。基层大多数居民往往以地方名称称呼自己的出身,如伦敦人、巴黎人等。与此同时,教会也宣扬“(欧洲)人只有基督徒和异教徒的区分,没有民族与国家的差别”。这种状况导致西欧(     
A.教权与王权两者势不两立B.封建君主权力逐渐由实向虚
C.天主教会推动欧洲的团结D.民族国家形成面临重重障碍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2810月,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训政纲领》,宣布“军政”结束,进入“训练国民使用政权”的“训政”时期。国民党以强力推行“以党治国”,遭到了社会人士的批评。

1929年,胡适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指出中国社会严重缺乏人权,经常侵犯人权的并不是个人或团体,而是国民党党部与政府机关。胡适要求尽快制定宪法,他强调“无宪法的训政只是专制,我们深信只有实行宪政的政府才配训政”。胡适的言论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引起了较大的舆论震动,梁实秋等人著文响应他的呼吁。

国民党内也有人要求民主法治。党内元老蔡元培曾致信胡适,称赞其论点振聋发聩,不胜佩服。而一些在党内权力分配中失势的政治派别,更注意利用民间的舆论来反对蒋介石等当权派。中原大战期间,阎锡山、冯玉祥、桂系等地方实力派成立约法起草委员会,草草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草案》。有报纸评论说,从理论言,此项草案实有许多优点”“比较任何国家现行宪法为周密

蒋介石在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后,也感觉到有稍变统治方法以消弭反对派的必要性,提议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但遭到党内另一实权人物胡汉民的坚决反对,演变成约法之争

中国共产党对此也有自己的认识,毛泽东在1940年指出,中国现在的事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即使有一部好宪法,要想畅通实行是不可能的,宪政运动的主题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

——摘编自陈红民等《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训政”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5 . 如图是1919年7月13日法国《小新闻》的头版漫画,将1919年法国的胜利与曾经1871年被普鲁士击败的黑暗回忆放在一起,下方的文字意为“这回轮到你了,德意志!”该漫画意在(     
A.敦促巴黎和会严厉惩处德国B.号召建立战后欧洲和平秩序
C.宣泄法兰西民族主义自豪感D.渲染法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
6 . 20世纪初,中国的进步群体都把民族主义看成摆脱危机、走向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随着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抵制日货运动等反侵略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他们把对列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并使用了“帝国主义”这一新概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国人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B.打倒帝国主义成为全民共识
C.盲目排外的心理仍然浓厚D.提倡国货运动得到政府支持
7 .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觐见乾隆皇帝。如表所示为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部分)。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英国的礼单(部分)中国的回礼单(部分)
天体运行仪器、望远镜、地球仪;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珐琅、珍宝、玉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及各色土产食品
A.社会转型条件成熟B.开始融入国际社会
C.盛世之下潜伏危机D.广大民众生活富足
8 . 宋朝官方设立的救助机构覆盖范围多局限于城市。乡村基层所存在的只是临时的突发事件救济,但这类救济也难有保障,官员面对乡村灾荒的逐级请示,往往会耽误救灾的最佳时机。因此,广大乡村地区俨然被排除在“福利国家”之外。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B.市镇经济的逐渐兴起
C.乡约自治的日益成熟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024-02-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如表所示为中晚唐时期传奇(文言短篇小说)中的部分女侠事迹。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当时(     
女侠事迹
红线女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转世为女子,因此红线女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
樊夫人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
聂隐娘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
A.社会尚武之风较为盛行B.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加强
2024-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10 . 司马迁在《史记》中赞颂汉高祖实行“量利禄,度官用,以赋予民”的赋税政策,即严格测算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然后根据支出需求,向人民征收赋税。这种赋税政策的实行根源于(     
A.秦帝国衰亡的教训B.社会经济的凋敝C.对黄老治术的推崇D.选官制度的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