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建国初期中共如何建立现代宪政政治以及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2年,恰逢美国国父华盛顿诞生两百周年,美国举行了长达9个月的纪念活动,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后还出版了5大卷纪念专集。这一纪念活动旨在
A.帮助人民树立信心渡过难关B.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观
C.迎合了大众推崇英雄的需要D.强化美利坚民族的认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邮票(节选)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的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受底登陆、攻克柏林
70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


比较两个周年的纪念邮票,指出其中一处的不同,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1949年7月9日,《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纪念抗战十二周年,南京举行阅兵典礼》介绍“阅兵仪式于下午五时半开始”。下列关于这一阅兵场景的的设计错误的是
A.展现占领总统府的情景
B.打出“六周,30万”的标语
C.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D.高呼“将革命进行到底”口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09年全国人大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下表周年发文:“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良好势头”主要包括
①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②“九二共识”的达成
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④两地“三通”的实现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没有任何一座城市、也没有任何一个建筑群像南京长江路292号这样,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它完整地保存着如此众多的中国近代史的文物古迹,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力的物证。

(2)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有三个政权在此建都,现在的南京长江路292号就是其政府的所在地,请列举出在这三个政权的名称和建立者。
材料三

(3)请问今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多少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侵华日军的会主要罪行。
材料四据报载,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下称“编撰会”)编写的2002年度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在记述“日中战争”的部分,编撰者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却这样写道:“东京审判法庭认定日本军队1937年在攻陷南京的战争斗中杀害了20万以上的中国民众。可是据当时的资料,那时南京人口只有20万,而且在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城1个月后增加到了25万。此外,这一事件还有很多疑问,至今仍存在争论。因为在战争当中即便是不管什么人都杀,也不属于大屠杀。”

──新华社东京3月1日电讯稿


材料五2001年至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曾六次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中新网


(4)依据材料四、五,指出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对待“日中战争”的态度和日本政要不断参拜靖国神社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它给中日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5)材料六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7 . 1985年春,在纪念二战在欧洲战场终结四十周年之际,在联邦德国访问的美国总统里根执意要与时任总理科尔一起到埋着希特勒党卫军士兵遗体的军人墓地举行纪念活动。里根这一举动说明 (   )
A.军国主义出现复燃趋势B.美德关系由对抗到联合
C.美国主流价值取向偏移D.国际局势影响国家政策
2016-1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贵州凯里一中高三下开学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1949 年3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些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

1949 年9月,《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初步规划,提出发展农、林、牧、渔业和商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并提出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立为重点。

1953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1959 年 12 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讲道:“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1964 年12 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肉,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 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释中国共产党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07-14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为1937~1945年八路军120师缴获和配备电台情况(单位:台)。据此可知,当时该部队(     
周年12345678
缴获1312213
配备21(1939年7月)25(1941年)27(1943年4月)25(1944年7月)

A.利用现代技术为抗日服务B.逐渐成为了抗日的主力部队
C.军事装备及技术比较落后D.主要通过缴获取得战略物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大陆对战争的坦然接受甚至喝彩似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第一,长期片面的民族优越性宣扬和爱国主义教育。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教育儿童们要以他们的历史传统为荣,要尊重被认为是独特的国家美德。这种民族显耀和民族独尊的教育极易导致偏激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信念,并使青年人不是畏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往战争。第二,自然界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错误理解和应用。第三,欧洲以往的局部和短暂的战争成为人们想象未来战争的范例,从而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估计不足。

——张盛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若干思考写在一战爆发100周年之际》(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1期)

材料二:就整个欧洲而言,经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以欧洲为主战场的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说明,几个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的欧洲民族国家至上的思想,走向了极端,造成了欧洲自身的多次自相残杀和地位的衰落。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欧洲人心中对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迷信偶像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民族主义力量遭到了削弱。这种大战引起的欧洲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成为战后欧洲联合运动蓬勃兴起的重要的深层原因。建立一个联合的欧洲,也是欧洲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深刻反思之后得出的结论。

——黄正柏《阿登纳的欧洲联合政策及早期实施,兼谈德国对二战的反思》

材料三:关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第一,南北差距扩大、贫困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引发矛盾冲突和恐怖活动;第二,冷战结束后,原来被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和冲突凸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鼓动、利用乃至直接进行恐怖袭击;第三,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满刺激了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第四,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激化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的反西方情绪,使某些恐怖袭击直接指向西方国家。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争被喝彩似的欢迎”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民族国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局势,简述中国给出的理性可行的方案名称和具体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