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11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如图)。这组邮票(     
A.实证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展现了新华社责任担当
C.再现了民主革命真实场景D.见证了邮政功能的转变
2023-05-05更新 | 4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纪念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一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据此判断,“这一运动”是
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1-05-03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他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
A.对民族革命必要性的认同B.顺应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
C.以暴力手段进行革命的政治主张D.对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进程的认识
2022-05-23更新 | 453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2023-11-17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易(0.85) |
5 . 今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的邮票,由于特殊原因,此次会议召开的情景并没有留下照片,邮票选用油画《遵义会议》为背景,画中出现了一个久违的面孔——林彪,这是“九一三”事件后,首次在“国家名片”上出现。对邮票选用油画《遵义会议》为背景,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官方肯定了林彪对中国革命作的贡献
B.油画具有较高的写实性得到了官方认可
C.油画虽有艺术渲染但仍具有史料价值
D.油画中的人物座次与遵义会议如出一辙
6 . 1998年,全国上下通过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举办展览和大型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人民日报》也开辟专栏,发表一系列纪念文章。这些活动的开展(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2024·天津·二模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俄罗斯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赫鲁晓夫的改革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B.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问题是毁灭社会主义联盟的火药桶
2024-04-0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套。主图分别为当时中国最显要的人物,图1肖像为孙中山,图2肖像为袁世凯。据材料推知,两套邮票的同时发行

A.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9 .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唐山等城市的工人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是我国第一次群众的五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为此出版了“劳动者纪念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中共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逐步兴起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2020-10-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B.知识分子逐渐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工人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