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38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河北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科学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面向社会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主要国家出现了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19世纪后期,美国建立了国家科学院,颁布了资助科技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莫里尔赠地法令》。但传统观念认为政府权力膨胀会不利于社会发展,国家应限于保护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使国家科技职能的发展受到不少限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少数私人垄断资本控制了美国绝大部分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但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政府科技体系,政府科技经费也相应大幅度增长。

——摘编自梁伟《美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作用》等

材料二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的科技投资表     单位:十亿美元

时间(年)联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19400.0799.70.07
19410.20124.50.16
19420.28157.90.18
19430.60191.60.31
19441.38210.10.66
19451.59211.90.75

——摘自经合组织《国家科学政策评论——美国》

材料三          1991—2001年部分国家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

时间(年)
比重(%)
国家
199119931995199719992001
中国0.740.720.600.680.831.09
巴西0.640.480.69……0.871.05
印度0.85*0.860.77**0.67***0.86……
墨西哥……0.220.310.340.430.39
土耳其0.530.440.380.490.630.64*
美国2.722.522.512.582.652.74
日本2.942.832.902.842.963.07
英国2.022.051.951.811.871.86
法国2.372.402.312.222.182.23
德国2.522.332.252.292.442.51
加拿大1.601.701.721.681.822.02
意大利1.231.131.001.051.041.11
韩国1.922.222.502.692.472.92
新加坡1.091.151.491.902.10
:土耳其*2000年数据;印度*1990年数据,**1996年数据,***1998年数据。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前期美国国家科技职能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科技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评析。
3 . 下表为1909年上海《图画日报》的主要栏目及相关报道的主要数据统计。由此可知。《图画日报》
栏目报道篇数(约)
大陆之景物405
上海之建筑147
营业写真(俗名三百六十行)456
上海社会之现象154
时事新闻画1119
庚子国耻纪念画79
鸦片流毒之现象50
世界名人历史画298
新智识之杂货店345
俗语画204

A.已成为政府舆论宣传的主要工具
B.表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入侵加剧
C.所宣传的内容已被国人普遍接受
D.利于加强中国民众对国情和世界的认识
2022-05-13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4 . 在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的乡、区、县普选中,有70%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大选时,参选乡民的比例在70%以上,中心地区的平山、灵寿等县达90%以上。上述数据可用来说明(     
A.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B.工农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
C.基层自治体制趋于完善D.根据地动员能力日益增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的爆发改变了现代工业发展的轨迹,也引起了人们对先前人类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反思。美国汽车固守大尺寸、大排量的产品结构。与此同时,丰田、本田等日本厂商则以轻量化,小排量定位,主打低成本且质量相对稳定的轿车,以低廉的维护费用作卖点扩大市场份额,不断蚕食美国汽车产业的市场份额。长期以来,美国汽车产业繁荣背后已内在地孕育了衰落的种子,以通用最为典型,企业不断滋生的产品与品牌战略混乱、技术战略失误、大企业制度弊病等内在因素的累积,最终酝酿了美国汽车产业的大危机。

——摘编自崔焕金《美国汽车产业的衰落及其启示》

材料二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宗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这是中国汽车产销历史上首次突破3000万辆大关,也让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据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将超50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已成定局。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量将达12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行业都面临盈利难的问题”。安庆衡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只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4家盈利,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这样的现状亟须改善,否则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繁荣就很难持续”。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出海必然遇到更多更为复杂的挑战。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汽车产业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影响。
2024-04-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董子学校、昌黎第一中学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1913年英国外贸数据显示,自外国进口至英国货物总额为390459000英镑,其中免税额为359225000英镑,免税比例高达92.0%;英国出口到外国商品总额为244919000英镑,外国对英国商品免税额只有92964000英镑,免税比例仅有38.0%。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英国外贸优势丧失B.国际贸易争端加剧
C.英国经济政策改变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才开始痛切地认识到铁路之重要。当时,全国铁路才有360余千米,相比而言,美国是18.2万千米,英国是2.1万千米,法国是2.5万千米,连小小的日本岛国,也有3300千米。铁路在当年对经济之重要程度,宛若今天的互联网。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20多年里,伦敦和纽约两大股票交易所中的公司证券差不多都和铁路有关。美国经济史专家威廉·罗伊甚至认为,铁路公司塑造了公司化美国的早期历史,“简而言之,公司体制结构就是铁路体制结构”。

——摘编自吴晓波《跌宕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

材料二   2004年中国引进日本高铁技术时,川崎重工总裁曾建议中方技术人员用两个8年的时间来分别掌握时速200千米技术和时速350千米技术,最终中国高铁仅用6年就掌握到了时速350千米的高铁核心技术,并于2017年推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相较于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高铁强国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国高铁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甚至在技术等级、运营规模、安全可靠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实现了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通过对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32017年的并购数据的研究发现,技术并购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购企业通过技术并购的方式加快企业技术能力完善,有助于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4万千米,约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百分之七十,并率先实现了“智能高铁”的技术创新。

——摘编自陈向博、丁慧平《中国高铁快速崛起的创新机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中国铁路发展滞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铁路崛起的表现,谈谈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启示。
2023-06-20更新 | 24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1966~2002年《人民日报》报道的英模人物行业分布数据统计表。对材料中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工业商业服务业农林牧副业科教文卫系统部队公安系统机关单位合计
1966~1976小计1406362187238206896
比例15.63%7.03%6.92%20.87%26.56%22.99%100%
1977~2002小计6335833989507197904073
比例15.54%14.31%9.77%23.32%17.65%19.40%100%
A.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新风尚B.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符合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D.顺应了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
2024-05-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部门和广州打捞局合作,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截至2019年底,船货已提取完毕。沉船长22.15米,宽9.85米,舱深2.7米,属于远洋贸易船。全船用舱壁板进行分隔,共分为15个货舱。船货品类丰富,而以瓷器、铁器为大宗,瓷器以德化窑、磁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产品最为多见。此外,还有漆木器、金银器、金叶子、银锭、铜钱及大量的个人物品,如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以及动植物残骸、矿石标本等。另据最新的样品检测数据,“南海一号”上已经发现丝绸遗留的化学成分。据出土文字材料,该船的年代当在12世纪末。

——摘编自姜波《港口、沉船与贸易品》

(1)材料中的“南海一号”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商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一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024-05-14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前数据分析存在三分之一的失败概率。美国航天局层层上报数据,但为了向250万美加中小学生讲授人类历史的首次太空课,总统接到报告时失败风险已变成了万分之一。最终“挑战者号”升空后发生事故,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挑战者号”的悲剧源于(     
A.政府片面追求政绩B.民众对于航天事业的期待
C.美国受到苏联施压D.经济困境使国家无力试错
2023-03-3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五)历史试题【河北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