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计,是由下级行政长官向上级定期报告有关统计数字的制度,战国时应运而生,秦汉基本因袭,户口调查始终是关键内容。尽管西汉的户口资料在东汉初年可能已残缺不全,但班固《汉书·地理志》中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户口数仍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人口数据。这项数字包括西汉政权设置郡县、直接统治地区的户口总数:12233062户,59594978口;103个郡或国分列的户口数;长安等5县的户口数;宛县等5县的户口数。由于西汉的赋税对象包括3岁或7岁以上的全部男女人口,因此这项数字还是公认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准确的数据之一、

材料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筹备宪政的一项措施,设统计司制定全国人口普查计划, 并向各省发出了详细要求和标准表格, 由新建立起的警察系统执行。两广总督袁树勋要求将此次调查户口“拟酌缓至乡镇巡警编设及识字学塾较多之时再行补办”。广西巡抚在奏折中说:“桂省幅员寥阔, 村落零畸, 兵雙迭经, 流亡未复,调查户数较他省为难。加以民智额愚,人心浮动, 未悉调查宗旨, 将有抽丁增税之疑, 办理稍未得宜, 易致滋生事故。”这次普查匆匆开始、草草了事,但它是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

——均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三   1952年,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准确的人口数字,因此国家统计局筹备并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很多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普查员还配备了农历干支或民国纪年的换算表,虚岁也一律折为周岁。195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其中城市人口占13.26%,男性占51.82%,17岁以下的青少年占41.1%。

——摘编自陆新蕾《从筹备到实施: 现代人口普查在中国(1936-196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来源和内容两个方面, 简要说明“2年户口数”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古代户口调查相比, 晚清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 并简析其“草草了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意义。
2024-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1953—1978年的部分年份中,所统计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率(中学和小学分开统)。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中,作用最显著的是(     

注:按照1977年的相关规定,高中教师应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初中教师应达到大专水平,小学教师应达到高中或中师水平。
A.政治运动B.经费投入C.学校体系D.教师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20年美国国家贸易评估报告》确定的主要数字贸易壁垒包括数据本地化、数据跨境流动和网络广告等多个方面,涉及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在数字领域高举“数字自由主义”大旗,强调自由开放,但却以威胁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为借口,禁止与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应用程序有关的交易。这可用来说明(     
A.非经济要素严重制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冷战影响经济发展与技术交流
C.新技术革命引发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D.旧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4年,湖北28个县的地租调查数据显示,实物地租占79.8%,在实物地租中,最落后的分租形式占21.8%。据此可推知(     
A.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B.地租剥削阻碍工业发展
C.农民对市场的依存度较低D.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尖锐
2023-08-3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如图所示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整理得出的2001—2010年“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GDP总额及占世界GDP比例。这可用来印证这一时期(     

A.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B.经济全球化趋势初显
C.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D.世界多极格局的构成
6 . 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贞元初年
(785年)
贞元八年
(792年)
贞元九年
(793年)
长庆四年
(824年)
米(1斗)20070—8040—7050
绢(1匹)40001500—1600800—900800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2023-11-11更新 | 102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7 . 《竹书纪年》中记载:商王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根据甲骨文记载的粗略统计,武丁时期征伐的方国达81个。这可用来说明(     
A.商朝加强对外服的控制管理B.商王的权力逐渐集中
C.武丁加紧扩张破坏了分封制D.华夏认同观念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创刊于1942年7月的《晋察冀画报》是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份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如表是对该画报在抗战时期出版的8期中摄影图片场景的统计。据此可知(     
场景敌后抗日斗争共产党政权建设对外交流民众生活敌后风景
数量412幅(56%)195幅(27%)65幅(9%)39幅(5%)20幅(3%)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B.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战争主战场
C.晋察冀成为敌后抗战中心D.中国共产党重视抗战文化的传播
9 . 下表所示为2016~2018年“律商联讯”学术数据库(目前比较全面理想的新闻数据库,可全文访问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报纸、通讯和广播稿等)中有关“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高频词汇统计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中国(     

排名

单词

频数

1

中国(China)

2866

2

路(road)

1439

3

带(belt)

1134

4

国家(country)

1020

5

中国的(Chinese)

976

6

倡议(initiative)

748

7

项目(project)

742

8

贸易(trade)

684

9

经济(economic)

658

10

投资(investment)

563

11

年(year)

560

12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507

13

亚洲(Asia)

485

14

世界(world)

483

15

北京(Beijing)

439

A.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B.推动了大国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C.主动融入区域集团化的潮流D.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智慧
2024-05-23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对明朝163位阁臣入阁之前的职务做过统计,发现入阁前职任六部尚书的有56人,约占34%;入阁前职任六部侍郎(尚书副职)的有66人,约占41%。这一统计结果可以说明,明代(     
A.阁臣选拔注重为政经验B.六部职权发生异化
C.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完善D.官员政治素质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