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图1、图2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图片,由此可知

图1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北魏《皇帝礼佛图》 图2 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军人着绔褶”画像砖
A.北魏汉化改革彻底B.华夏认同观进一步发展
C.胡服更具有实用性D.民族交融助推服饰变迁
2021-04-20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2023·吉林·二模
名校
2 . 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B.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
C.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D.金沙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
2023-03-03更新 | 43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末国人对文物流失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传播西方文物观念,在各地成立文物保护场所,制定法律规章以禁止民众私售外人。但20世纪20年代后,国人开始极力反对外人的一切掠夺行为,包括外人在国内的非法考古以及贩卖文物等行为。这一变化反映出(       
A.文物主权意识的觉醒
B.考古技术的突飞猛进
C.文物保护措施的完善
D.传统文化地位的提升
2023-11-20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6 . 郑州小双桥商朝早期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是用软笔蘸朱砂等颜料书写于陶缸器表或口沿内侧的,这些陶缸多出土于祭祀区的地层和遗迹中,从文字的形态结构看,其与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这一考古发现能够说明(     
A.朱书文字主要用于占卜B.商代的祭祀活动程序复杂
C.甲骨文发展有历史积淀D.商之前已有成熟文字系统
2023-08-30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考古发现,唐代犁铧出土地点分布广泛,但大体有四种形式:尖锋、三角形、两翼突出、宽大于长;蛇刃、铧身修长、后边内凹、长大于宽;尖锋、等腰三角形、铧面平直、銎身体薄;尖锋、三角形、体小、长銎。这反映出唐代(     
A.铁业官营保证了产品质量B.冶铁业的技艺水平领先世界
C.铁农具种类多且分工细致D.农业生产得益于手工业进步
8 . 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尊、铜爵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礼乐制度已经建立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西汉废帝刘贺的墓中出土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竹简,还发现了画有孔子像的双折式“孔子屏风”,这些实物是其“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图史自镜”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A.儒学对皇权具有一定约束B.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
C.墓主人生前注重道德修养D.儒家思想开始走向正统化
2023-08-29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