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宁肯方案复杂一点,事情麻烦一点,办事效率低一点,也绝不让大权在握的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这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       
A.主张权力制衡B.促使民主制度完备C.要求中央集权D.体现治国理念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场革命”()
A.拉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B.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
C.引起晚清政局的变化D.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2022-04-22更新 | 460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变化的描述如图所示。该学者的描述反映出,当时欧洲(  )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有一种新的信仰在增强,即认为人类可以对环境加以控制和计算。防备风险的保险公司迅猛发展起来。医生们加紧攻克各种流行病,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17世纪晚期发明的·简报"开始刊登“失物招领”消息,因为没有必要把这类事情留给民间的那些诡计多端无事生非的法师去解决。

A.启蒙思想引发社会观念的变化B.工业革命提升民众社会生活质量
C.科学革命成果已经普及到民间D.民众精神面貌引领新的知识潮流
4 . 1933年中央苏区政府发行了三百万元经济建设公债券,发行条例说明公债“以三分之二作为发展对外贸易、调剂粮食、发展合作社及农业与工业的生产之用,以三分之一作为军事经费”,并准购买者以粮食或金钱自由交付。此后各级会议代表纷纷写信给中央政府,要求再增发二百万元经济建设公债。此次公债的发行(       
①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②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③推动了军事斗争顺利发展             ④是重要的财政管理手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2-22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美尔人在圆筒上雕刻图案,在柔软湿润的黏土上轻轻滚动圆筒,就可以复制图案(下图),永久记录所有者的名字,由此圆筒变成“印章”。任何有财产的人携带印章,滚压出相符的印记,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权利。据此可知,此时的苏美尔地区(       

①出现了贫富分化             ②发明了字母文字
③进入了文明阶段             ④雕刻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2-21更新 | 919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916年6月,《新闻报》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如图1),画面中,一列火车已脱离轨道,火车头上插着一面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人们全力以赴试图将列车推入轨道,这一漫画作品
A.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成果B.赞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
C.呼应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题D.肯定了辛亥革命的经济意义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7 . 民法典正式施行是中国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部分)

20世纪五
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文革开始后,中国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完全中断。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
20世纪九
十年代
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唐时期,对内陆边疆地区主要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接隶属于行省,“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一变化(  )
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
C.强化了元朝君主专制统治D.推动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2022-02-15更新 | 872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下文是1982年11月15 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
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
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
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10 . 唐高祖命人制定《武德律》,唐太宗采纳魏征“专尚仁义,慎刑恤典”的建议,重新修订颁布《贞观律》,高宗时修订颁布《永徽律》及《律疏》,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这说明唐朝
A.法律完备有法必依B.政府重视法律建设
C.开始出现以礼入法D.中华法系臻于成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