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记载了众多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其内容与其它地域早期文明的洪水传说非常相似。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该区域发现了厚约3米的“淤积层”,为证实“大洪水”传说打开了突破口。这表明(     
A.两河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发源地
B.历史记载必须经由考古发现证实
C.传说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
D.世界各地早期文明发展轨迹相似
2022-07-09更新 | 423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四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祖国内地传入吐蕃……据唐人封演所撰《封氏见闻录》记载,唐时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禅宗的流行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是禅僧们到吐蕃传法的同时也将饮茶习俗作为一种“坐禅不寐”的技巧传到了吐蕃僧众之中……不过,汉、藏之间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的大规模开通与兴起应是在宋代。此时饮茶习俗在藏区已逐渐从上层普及到民间,茶开始成为整个高原藏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用品。为此造成了藏区对茶叶需求量的骤增。这也导致了由宋朝中央政府直接介入的汉、藏之间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兴起。

——摘编自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材料二   清末由于印茶入藏,使汉、藏经由茶马古道而进行的茶马贸易受到冲击和影响。为抵制印茶,清末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茶政……内地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战乱和川藏纠纷,虽以国家和政府角色茶叶输藏逐渐淡出,但是汉、藏民间商人之间的茶叶贸易却始终活跃,内地茶叶仍畅行于藏区,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仍成为沟通内地与藏区的重要经济联系,并一直延续至民国末。

——摘编自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宋时期茶马古道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马古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工匠的社会地位并不算高,在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中,名义上他们比商人地位高,但实际上,由于商人可以通过经济贸易获得丰厚的资产,并因之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工匠们从事的事业往往会被讽刺为奇技淫巧,因而他们的地位实际上比商人还低。但是这并未妨碍手工业者们对创新实践的追求。《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留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根据学者的研究,墨家在理学、光学乃至于逻辑学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石桥铭并序》中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立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根据现代桥梁技术分析,赵州桥所使用的技术,无论是在材料的节省还是桥身的安全稳定,甚至在艺术造型方面,都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古代工匠在知识文化水平上确实比较低下,他们的知识更多源自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

——摘编自赵薇《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特点及其价值追求》

材料二   在柏拉图看来,工匠制作产品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性报酬,而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完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除对目的的追求之外,工匠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的追求,体现在工匠对自己制作的产品的由衷热爱。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提出:“任何世俗的工作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一个人可以在任何行业中得到拯救”,当你“把世俗的工作视为替基督教服务,这样你就能明白,当你听到上帝的召唤去工作时,当你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是在为耶稣基督劳动时,实际上你是在用最卑贱的世俗行为敬畏上帝”。对于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而言,产品是工作者自由意志的表达,体现了自我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自我通过工作精神获得客观化的表达。历史经验表明,当今世界工业制造强国的形成与他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密切相关。

——摘编自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工匠精神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22-04-18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商代的甲骨文中记载了如“疠病”“祸风”“蛊胀(血液中出现一些寄生虫)”之病;《山海经·南山经》有“佩之无瘕疾”“食者不蛊”“食之不疥”的记载;《国语》中记载,“夫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籥藩篱(竹制隔离物)而远备闲之”。由此可知,先秦时期
A.国人已有对疫病的认识及应对举措B.疾病治理蕴含朴素唯物论思想
C.中医药在防疫抗疫中占据主要地位D.大规模自然灾害导致疾病流行
2022-04-17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蒋介石日记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蒋介石日记节选

191954日北京学生团三千余人,要求取消中日各项秘约,为外交示威运动。

19261119日中央如不速迁武昌,非特政治党务不能发展,既新得革命根据地,亦必难巩固!

1932129日剿除长江流域之赤匪,整理政治,为余之工作中心;如至不得已时,亦必先肃清赣匪以后,乃得牺牲个人以解决东北。此余深思熟虑经千百回而决定之方针也,国人知我心否?吾亦不暇计焉!

193778日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1947731日国务会议通过总动员令,实为对共匪重大之打击,不仅军心一振,而民心亦得一致矣。

——摘选自《蒋介石日记(1915-1949)》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中选取一段记述,指出它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要求:简要写出选取的历史记载和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2-04-18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会要·宋乐》中记载:“诸州差到买新燕乐人,例多村野。其卖乐人并各将旧格材管作今来新格乐器出卖。乞令卖乐器人并于乐器上各镌‘大晟新律,某人造’。”这种在产品上刻下标记的做法在宋代十分普遍。这能够佐证
A.中国广告业最早出现于宋代B.宋代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C.宋人工商业的经营理念守旧D.宋人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
2022-04-1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曹魏景元四年,蜀汉后主刘禅面对司马氏强大的军事压力,主动献降。司马氏将蜀汉的军政实力派人物和有声望的士人,一律迁往中原。据《华阳国志●大同志》记载,随后主刘禅迁往北方的就有三万家之多。“蜀人北迁”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民族融合B.发展北方经济
C.重构中原秩序D.瓦解地方势力
10 . 北宋赵抃在《成都古今集记》明确记载“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由此可以推知,北宋时成都
A.城市规划打破坊市界限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放弃
C.农业及手工业高度发展D.生产领域呈现专业化态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