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527年,马丁·路德在埃斯莱本建立了高等拉丁学校。二十年后,德国出现了六十所新教城市学校,这些学校的课程包括德语学习和“世俗话题”的教学,例如有关家禽养殖、个人卫生、婚姻、剧院等教学课,不再是神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些城市学校(     
A.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求
C.摆脱了教会神学的思想控制D.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昨日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2 . 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埃及进行改革,那些能够教授希腊语文的教师、希腊传统竞技体育教练、狄奥尼索斯(希腊诸神之一)节日演员等享有一定特权,其中有能者包括埃及人、犹太人等甚至跃升为国家重臣。这表明改革(       
A.丰富了民众文化生活B.消除了帝国民族隔阂
C.拓展了人才选拔途径D.推动了“希腊化”进程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3 . 一战期间,英国女工比例从1914年的13%上升到1917年7月的73%,女工从事了几乎所有的工作,甚至包括原来的“男性工作”,工资水平也从1914年不到男性工资的一半上升到将近2/3。由此,1918年2月英国政府赋予600万30岁以上的妇女选举权。这表明一战(       
A.提升了英国妇女地位B.实现了英国男女平等
C.推动了女权运动发展D.冲击了女性就业观念
7日内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7年某西方学者对20世纪60年代英国外交政策评价道:“试图从核武器中寻求影响力,与此同时却仰赖另一个国家;试图展现一流国家的力量,与此同时却只具备三流国家的军事实力;试图发挥全球影响力,与此同时却只拥有世界第七的军队。”该学者意在说明英国(     
A.大陆均衡政策维持困难B.帝国心结与国家实力脱节
C.殖民体系崩溃不可避免D.冷战策略调整是历史必然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西汉《蛮夷律》的部分条文。这些条文旨在(       
每户“蛮夷”仅按二人缴纳赋税(汉人按每户纳税人数缴纳赋税)
不让蛮夷人戍边,有罪当戍边的,令在当地戍守
蛮夷人以户数受田,平田,每户一顷半;山田,每户二顷半。阪险不可狠(垦)者,勿以为。
A.消除民族矛盾B.发展边疆经济
C.稳定边疆统治D.推广汉族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之洞在督鄂期间聘用了不少外国人,如聘用德国教习指导军事,聘用日本军人翻译日本军事书籍。在日本游说下,不少日本译员改任军事教习,完全压倒了原有的德国教习,还有人成为张之洞的“军事幕僚”。这反映了(       
A.日本努力扩大对华影响B.湖北洋务从译书转向军事技术
C.战争失败德国退出中国D.中国军事改革从师德转向师日
7日内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7-18世纪,启蒙成了法国思想界的主旋律,各个领域的思想斗争都是围绕启蒙而展开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政治主张,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标是(       
A.彻底改造封建社会B.否定宗教神学地位
C.实现人的精神解放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7日内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建立初期依附于农村及封建主,但城市居民有一种强烈的共同意识,那就是以和平方式要求领主承认城市自治;如果这项要求被拒绝,就改以暴力方式,很快城市取得自治。自治城市是当时经济、商业中心,其新的生活、消费方式深深地诱惑着封建主阶级,他们在痛苦、羡慕和无奈的感情下,纷纷以住户和消费者的身份住进城市,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其货币的所有量。最初的做法是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和徭役地租,或雇工经营土地;一部分人转向经营工商业或金融、航海业,甚至将目光投放于海外,一批批受到封建主支持和鼓励的海外航海探险队踏上征程。同时,贸易平等原则也逐渐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人们将封建庄园中等级与身份隔离的意识逐渐淡忘。

——摘编自胡杨《浅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开启西欧工业化,大量农村人涌入城市,生活理念、思想观念逐渐与城市趋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主要国家都大力兴建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差别因而缩小,乡村经济结构和人口从业结构也“类”城市化。然而这一过程以牺牲乡村为代价,大肆从农村攫取生存资源,乡村的发展空间被挤压;乡村经济结构及发展方向以为城市控制的市场为转移,农村工作机会流失,大量青壮年外出,留守老人更感精神孤独。政策的制定者往往来自城市,制定规划时常常出于各种目的而忽略相关重要信息,以致缺乏全局性,城乡越来越同质同构。

——摘编自刘景华《工业化以来西欧的“乡村城市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实现自治的主要路径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欧近代的“乡村城市化”。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多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允许一些外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大学在拉美开办大学,这些大学并不列入所在国家的教育管理系统,被拉美学者称为“外国教育飞地”。这表明拉美的教育改革(       
A.实现了教育现代化B.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
C.实证了文化同源性D.方便了西方文化侵略
7日内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古巴比伦文明流传下来的文献有大量关于借贷的记载,借贷一般分为实物和金银两类,官定利息,金银为20%,实物为33%。其中,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民事成文法较好地处理了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平衡,加大对高利贷的打击,严格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政权(     
A.重视维护商业活动秩序B.禁止民间商品交易行为
C.制定法律调整人身关系D.规范经营拓展商业领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