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75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信函中写道,“通过允许英国议会中增加(殖民地的)代表,从而将殖民地和大不列颠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这会有助于巩固整体,减少未来分裂的危险”。这体现出(     
A.英国向北美输出议会政治B.北美民主共和思想逐渐萌发
C.英国民主实践的影响扩大D.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矛盾激化
2 .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大规模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著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由新成立不久的人民出版社统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出版任务。各地图书馆设立了马恩列斯著作专架,方便工农兵读者按需索取。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C.配合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建立了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学家在雅典城的北坡上发现了191块陶片,陶片上全部刻有地米斯托克利的名字。发现者美国考古学家布隆涅认为,这些陶片未经使用,而且经过对照,发现都属于14个人的笔迹。这表明,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体现公民意愿B.公民文化水平亟待提高
C.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D.政治制度运作存在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抵征是太平天国战后安徽田赋整理所实行的一种新的、异于常征的赋税征收机制。在安徽歙县,抵征推行的动机是取代常征,由绅局和亩董在乡组织征收,消除常征中由书差勒索的积弊。这体现太平天国运动(     
A.使清政府的统治基础面临崩溃B.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C.推动近代乡村社会关系的调整D.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难民是指以种族、宗教、国籍、社会或政治原因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而留在本国之外的人;或不具有国籍而由于上述原因不能或不愿返回其常住国的人”。因此,来自东欧等国家的难民几乎都被授予难民身份,而来自南美洲的难民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和认可。这表明,当时(     
A.国际法的权威受到挑战B.国际局势制约难民问题解决
C.联合国的作用得以加强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不断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国民法典》在全面系统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同时,做到了文风简略、通俗易懂。它既是法国妇孺皆知、皆懂的法律,也是法学家竞相研读的制度,而且还因为其文字优美,又是文学家鉴赏的文本。它没有总则部分,没有过多的抽象的法律概念;很少有弹性条款,法官裁量的余地不大。这体现了《法国民法典》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性和适应性B.妥协性和综合性C.短暂性和现实性D.实效性和实用性
7 . 美国学者罗威廉《最后的中华帝国》一书中认为,"中国的世界模式”暗示中国是孤立、排外的、无法接纳基于对等主权与相互尊重之上的民族国家体制,且根本上受制于对文化与仪式的要求,而非响应实际的国家利益。这种停滞与僵固的文化不仅存在清代,更包含整个“传统中国”。这一模式(     
A.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B.开拓了国家疆土
C.体现了闭关锁国政策D.传播了中华文明
2024-03-29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门罗主义是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的一种外交思想。

1822年,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进而寻求干涉西属美洲独立运动。1823年,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称:“对那些已宣布并维持独立的政府,我们把任何欧洲强权施加压迫或干预都视为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在美洲,如同其他地方一样,会最终需要某一文明国家进行干涉……美国为了恪守门罗主义,要施行国际警察力量。”

1917年,威尔逊宣称:“所有国家应自愿将门罗主义作为世界性的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应将其政治体制扩展到其他国家或民族,每一民族都有自由决定自己的政治体制,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和强国。”

1928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感叹:“我们在西半球朋友如此之少。”1933年,当选总统后他又发展了门罗主义,提出了著名的“睦邻政策”,宣布“从现在起,如果需要干涉的话,那将是整个大陆协调一致的行动,而不只是美国的行动。”

——摘编自章永乐《“新门罗主义”的历史渊源与政治实质》等

(1)据材料,概述从1823年到1917年,美国“门罗主义”外交思想内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政府“睦邻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指出这一政策的实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延康元年,九品中正制正式颁行,中正评议包括“品”“状”“簿阀”三项。西晋时,“簿阀”(祖、父两代的本朝官爵)成为定品的主要依据。经过魏晋两代九品中正制的运行,在汉魏、魏晋政权更迭中立有功勋的家族居于高品,原本在东汉时同质性的世家大族出现了分化。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提高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C.适应了魏晋政局变动的需要D.确保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2024-03-01更新 | 32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9-1940年间,苏联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而同样的过程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花费了一至两百年的时间,这种优势给西方领导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材料主要反映了(     
A.苏联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得以延续
C.制度保障助推苏联快速崛起D.苏联经济优势引发美苏争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