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不结盟运动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反对富国剥削穷国,要求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正是不结盟运动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它的伟大作用和意义之所在。下面有关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是冷战的产物,随冷战结束而衰落
B.不结盟运动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
C.中国一贯坚持不结盟,是不结盟运动忠实伙伴
D.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导致多极格局形成
2022-07-09更新 | 45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2 . 危机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尽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趋势,却不意味着现代化是理想的“天国”,现代社会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恰恰相反,现代化在解决某些问题(如物质匮乏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精神匮乏问题、资源耗尽问题),新问题甚至比老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难以解决。这种情况在整个世界都愈演愈烈了,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怀疑现代化的合理性,怀疑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化需要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有意识地避免这些影响,寻找一条真正有利于人类永久生存的道路,让人类能够自我完善。

——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鸿沟日益凸显,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正是基于对世情的科学判断,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的认同度不断上升,已写入联合国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正在成为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价值共识。

——双传学:《从历史经验看科学判断形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发展问题?
(2)为克服全球危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提出与实施的有利因素。
2022-07-06更新 | 27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彼得拉克在14世纪中叶曾写道:“只有傻瓜才自以为是,他们不是抱着谦卑的态度去接受,却妄图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以及较之难上加难的上帝的奥秘”。据此可知,彼得拉克的核心观点是(     
A.人类无法了解大自然的奥秘B.人类应该虔诚信仰上帝
C.人类应当重点关注人类自身D.不要去思考抽象的事物
2022-07-06更新 | 31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人认为:辛酉政变在晚清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清王朝从此进入了慈禧太后的时代。这是个不同于嘉道以来不思改革、墨守成规,在中世纪徘徊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A.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B.慈禧太后推动改革变法开辟了晚清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C.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
D.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等多次打断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面是清朝前期的外交体制框架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清朝外交管理权下移的趋势
B.清朝外交近代化发展的趋势
C.天朝上国观念下的分类管理
D.闭关锁国外交在政治上体现
6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7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2022-07-06更新 | 161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8 . 糖的历史与社会变迁。

材料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糖主要来自于地中海地区,且产量很小,是稀罕珍贵之物。

13世纪,糖已成为英国精英家庭的日常用品。14世纪,糖在法国菜中也很常见。但除了最富有、最有特权的阶层外,糖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消费水平。

伴随着哥伦布1493年开始的第二次大航海,甘蔗首次跨越了大西洋。16世纪中期巴西产的糖大量涌入欧洲市场。到17世纪中期欧洲的糖主要来自美洲的甘蔗种植园。

18世纪,加勒比海地区成为世界产糖中心。早期使用男女老少分工协作的甘蔗种植模式已不复存在,欧洲的契约劳工逐渐消失,甘蔗种植已被大型种植园垄断,劳动力主要是非洲奴隶。

18世纪中期,糖已经无处不在。糖是每个家庭日常必购的商品,是他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均食糖量的持续增长,以及19世纪中叶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关于进出口关税、保护产糖殖民地和自由贸易之间的争论,使糖成为20世纪一项重要的政治议题。

随着食品科学分析的发展,人们对糖这种食品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很明显,食用过多的糖会损伤儿童的牙齿。长期超量消费甜味剂,结局是体重不受控制的上升,引发普遍肥胖问题。

——摘编自【英】詹姆斯·沃尔韦恩(JAMES WALVIN)《糖的故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糖的历史”的某个侧面,采用适合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要求:侧面合理,阶段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社会建设与生态保护。

材料一   “塞罕”源自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公元1681年,康熙帝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炼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设置了“木兰围场”。此后一百余年间,这里成为清帝避暑、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步入近代以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至解放前夕,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摘编自徐凡《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创造绿色天地》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原林业部号令向沙地进军,加大人工造林,建设塞罕坝林场。五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知青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如今,塞罕坝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和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塞罕坝林海茫茫、水草丰茂,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成为“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水源、为国家增资源、为地方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

——摘编自李淑霞﹑曹耀峰《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塞罕坝环境恶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清朝和新中国对塞罕坝治理目的的不同,并简析建国以来塞罕坝林场建成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53年,清廷下令江浙漕粮一律走海运送往天津,漕粮海运由此成为常态。造成这一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政策破产B.轮船招商局组建
C.不平等条约的影响D.国内局势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